昔年解缆岑江上,初日团团水底红。
鼍吼忽摇千尺浪,鹢飞仍挟半帆风。
遥看岛屿如星散,祇谓神仙有路通。
及此栖身万人海,旧游却在画图中。
【注释】
昔年:过去的时候。岑江,即今长江。唐时称荆州为“江陵”,故称“岑江”。解缆:解开船缆。岑江上:在岑江上解缆。初日团团水底红:太阳从水面升起,映照在江中,像团团的红色。鼍(tuó)吼:扬子鳄的叫声。摇:动摇。千尺浪:指江上的巨浪。鹢(yì):一种水鸟。飞:飞翔。仍:依然。挟:夹着。帆风:船上的风帆。遥看岛屿如星散:远望江中岛屿,星星点点地分布在水中。祇(zhǐ):只、仅。谓:认为。神仙:传说中居住在天上的仙人。有路通:有人能通过。及此栖身万人海:如今我栖息在人烟稠密的江湖之上。栖身:居住。万人海:指人多拥挤的江湖。旧游却在画图中:以前的游历却都出现在画中。
【赏析】
《题观海图》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全诗四联八句,前二联写景,后二联抒情。前二联写诗人乘船经过长江时的所见所闻;后二联则由眼前的美景触发了诗人对往日游历的回忆,并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感慨。
首联写诗人乘船经过长江时的所见所闻。“昔年”二字点明时间,诗人当年解缆乘舟,在岑江上迎着初升的太阳,只见江中的水底映出一片红色的太阳。这“初日团团水底红”的奇景,令人惊叹不已。
颔联写江中巨浪翻滚的情景。诗人站在船上,远远望去,江中的岛屿星罗棋布,宛如繁星般散落在江面上;而那滚滚的浪花,又好像神仙们正在驾着云彩,在天空中穿行。
颈联写诗人看到江中岛屿后产生的联想。“祇谓神仙有路通”,诗人当时以为是神仙们正在驾云穿梭往来,所以才会在画中看到他们的身影。
尾联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感慨。“及此栖身万人海,旧游却在画图中。”面对眼前的浩渺江湖和人烟稠密的生活,诗人不禁感叹自己的旧日游历已经成了过眼烟云,只能在画卷中才能寻觅到它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