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安时,同尘处顺,渊默至人谁识。鹑居鷇食,藓径萝龛,深密养廉宁极。浮枕有定,出入无方,逆顺神机难测。乐箪瓢、笑傲林泉,未肯折腰形役。
当此际、棐几松窗,唇歌舌弹,渴饮玉壶春色。一怀皓月,两袖清风,真个个中消息。方外生涯,静中意味,不许等闲攀摘。待迷云、吹散玉绳高洁,自知端的。
【注释】
避世安时:隐居在世外,不与世俗为伍。同尘处顺:和尘世的人相处得心悦诚服。渊默至人谁识:深藏不露的圣人谁能够认识?鹑居鷇食:鹌鹑筑巢,小雀觅食。比喻小人。藓径萝龛:苔藓覆盖的小路上,藤萝攀绕的石洞中。深密养廉宁极:在偏僻的地方保持清高,不受外界影响。逆顺神机难测:顺应或违背时机的神妙变化难以预测。乐箪瓢、笑傲林泉:乐于吃箪(古代一种竹制饭具)和瓢,在山水间自由自在地生活。未肯折腰形役:不肯低头屈服于权势或地位的驱使。
当此际:此时此刻。棐几松窗:用桧木制成的书桌旁的松树窗户。唇歌舌弹:以言辞歌唱,以言辞弹奏。渴饮玉壶春色:喝着玉制的酒杯,畅饮春天的佳酿。一怀皓月,两袖清风:怀抱着皎洁的月光,衣袖飘拂着清爽的风。真个个中消息:真正的是胸中的秘密。方外生涯:出世的生涯。静中意味:寂静中的意趣。不许等闲攀摘:不能轻易去攀登采摘。迷云:云雾缭绕。吹散玉绳高洁,自知端的:云雾散开后,能辨别自己的高洁。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士生活的词。上片写隐士的品格和态度。起首三句写其“避世”,即远离尘世,不与俗人往来;“同尘”指他随遇而安,与世无争。次三句写他“处顺”,“养廉”;“逆顺神机难测”是说他善于随机应变,不可捉摸,所以“乐箪瓢”而“笑傲林泉”,不“折腰形役”。下片写隐居时的情怀和志趣,“当此际”、“霏几松窗”、“唇歌舌弹”等句,写他此时此地的生活情景:“渴饮玉壶春色”,“真个个中消息”,写他心境的高远,胸怀的坦荡,志趣的高雅:“方外生涯,静中意味,不许等闲攀摘。”是他对于人生的态度;“待迷云、吹散玉绳高洁”,是他的自我期待。全词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明快,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