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云垂四方,炎谢气将凛。
忽听秋霖声,中宵警孤枕。
所忧在田稼,耿耿不能寝。
昨日出南郊,喜见粳稻稔。
芃芃冒蹊遂,趋穫得高廪。
庶供科役馀,足以劳炊饪。
【解析】
“阴云垂四方,炎谢气将凛”的意思是:阴云笼罩四方,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炎谢”即“炎夏”。
“忽听秋霖声,中宵警孤枕”的意思是:忽然听到秋雨的声音,半夜里惊醒了我,使我无法入眠。
“所忧在田稼,耿耿不能寝”的意思是:我所担心的是农民的庄稼,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昨日出南郊,喜见粳稻稔”的意思是:昨天到南郊去祭祀,很高兴地看到今年又丰收了。
“芃芃冒蹊遂,趋穫得高廪”的意思是:稻谷茁壮生长,沿着田间小路一直长到田边。
“庶供科役馀,足以劳炊饪”的意思是:足够供应官府差役和百姓生活所需了。
【答案】
译文:
阴云笼罩着四方的天空,暑热已消。忽然听到秋雨的声音,半夜里我被惊醒,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所担心的是农民的庄稼,所以难以安眠。昨天到南郊去祭祀,高兴地看到今年又丰收了。稻谷茁壮生长,沿着田间小路一直长到了田边。足够供应官府差役和百姓生活所需的粮食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农事的杂兴诗。诗人从关心国家大事转到关心人民疾苦,最后落到描写农田景色上,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前四句写秋日的天气与农人的心情,后六句写农人对国家的关心,最后归结到自己对农人的关心。
首联两句,先写阴云密布,天气转凉,然后写天刚放亮就听到秋雨的声音。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深意。因为此时正是秋天,而秋天的气候本就多变,一会儿晴一会儿雨,让人捉摸不定,因此诗人才感到惊喜。同时这也暗示着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颔联两句,诗人由秋雨想到了农事。秋雨是农事的大敌,它会使农作物受损减产。诗人之所以能想到这一点,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农人,他了解农事,也了解农民的心声。
颈联两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他说:“我所担心的是农民的庄稼,辗转反侧不能入眠。”这里的“忧”,既指农事之忧,也有诗人对自己仕途不顺的忧虑。他担心自己的仕途之路像秋雨一样变幻莫测,最终一事无成。
尾联两句,诗人再次表达对农民的关注。他说:“昨天到南郊去祭祀,高兴地看到今年又丰收了。稻谷茁壮生长,沿着田间小路一直长到了田边。”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他对农民的关心之情,也表现了他对国家农业的重视之心。
这首诗以景起,以景结,中间插入议论,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意境深远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