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社相逢岁已深,别来名氏映儒林。
扬雄既奏河东赋,子贱尝鸣单父琴。
洪水岂知人垫溺,南山不与物幽沈。
东风重会棠阴下,白发满头尘满襟。

【注释】

陕州赠扬正卿:在陕州送给你杨正卿。扬雄(前53~18),西汉辞赋家,曾奏《河东赋》。子贱:即颜回,春秋时鲁国人,以“不辱君命”著称于世,孔子称他为“贤人”。南山:《论语·泰伯》载:“南山有鸟,北山有鸟,南鸟北飞,西其羽。”此借喻指友人。棠阴下:旧时多植棠树,故址今已难觅。杜甫有《登楼》、《秋兴八首》等诗中都提到“棠梨叶未黄”。尘、襟:指诗人自己。

【译文】

亳社相遇的时节已经很久远了,自从离别以后姓名名字映入书林。

扬雄曾经上奏过《河东赋》,颜回曾经弹奏过单父琴。

洪水哪能知道人的溺水,南山也不会与物同沉。

东风又一次相逢在棠阴之下,满头白发满身尘埃一身的尘土。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夕或安史之乱期间,时杜甫困守于长安西北的陕州一带。杨正卿是杜甫所敬重的朋友。杜甫曾写过《送杨拾遗赴华州觐省因寄苏五侍御》:“忆与杨公同年春,脱巾相看气如虹。”可见杨正卿是杜甫的知交。

首联点出与扬正卿在亳社相逢的时节已经很久远了。从“别来”二字可以想见二人分别已久,但相见却仍感到亲切,因为彼此间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作者也一直怀念着对方。颔联由扬雄和颜回写起,既是为了点明与扬正卿相识,同时也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颈联用典。汉初著名辞赋家扬雄著有《河东赋》,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名回。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黄河的水怎么会知道人类的溺水呢?南山怎么能了解万物沉没的情况呢?这是说世事变化莫测,不可预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忧虑。

尾联由景生情。杜甫当时困守陕州,生活艰难,心情抑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东风又在这里和友人重逢了。然而,这次相聚又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我满头白发满身尘埃一身的尘土又该归何处了呢?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虽无惊人之语,却有一种沉郁顿挫之美。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以及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情感真挚感人,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