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琪树梢出墙,再见琪树花飞香。
凉风萧萧雁南翔,岘首山前多稻粱。
龙沙高马肥如羊,汉阳汉阴为猎场。
旅雁哀鸣野水傍,琪树晚实天早霜。
不独琪树少颜色,中州草木皆萎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感遇》组诗中的第十八首,也是其中的第一首。下面是逐句解读:
诗句解释与翻译:
- 初见琪树梢出墙,再见琪树花飞香。
- “初见琪树梢出墙”:初次见到的琪树(可能是指某种珍稀的树木)枝条已经长到了墙外。
- “再见琪树花飞香”:再次看到琪树花朵飘散着芳香。
- 凉风萧萧雁南翔,岘首山前多稻粱。
- “凉风萧萧雁南翔”:清凉的风吹过,大雁向南飞翔。
- “岘首山前多稻粱”:岘首山(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前方有许多稻田和麦子。
- 龙沙高马肥如羊,汉阳汉阴为猎场。
- “龙沙高马肥如羊”:龙沙地区(可能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新疆一带)马匹高大健壮,肥壮如羊。
- “汉阳汉阴为猎场”:汉朝时的两个地方,即汉阳郡(今湖北武汉市)和汉阴郡(今陕西安康市),成为了打猎的地方。
- 旅雁哀鸣野水傍,琪树晚实天早霜。
- “旅雁哀鸣野水傍”:迁徙的燕子在野外的水边发出哀鸣。
- “琪树晚实天早霜”:琪树(可能是某种珍贵树木)的果实在晚上成熟了,但天空却早有霜降。
- 不独琪树少颜色,中州草木皆萎黄。
- “不独琪树少颜色”:不仅仅是琪树缺少颜色。
- “中州草木皆萎黄”:整个中原地区的草木都失去了生机,变得枯萎无力。
赏析:
李商隐的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对琪树的观察,表现了时间对自然界的影响,使得琪树的枝叶不再能够自由生长。随后的内容则是对自然环境中生物状态的描述,包括雁鸟、马儿和琪树等,展现了一个由繁荣向衰败转变的场景。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界的变化之快。整首诗语言凝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