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今又八,说尚齿,更谁尊。况赐号司徒,跋封大国,荣及生存。白麻制词新宠,算一家、四世被皇恩。七十儿为内相,斑衣笑捧金尊。
近闻迎驾到金门。亲奉玉音温。问父子行年,康宁寿考,定省晨昏。銮坡正须耆旧,道平时、致仕不宜论。这种灵椿丹桂,天公偏养深根。
木兰花慢 · 寿刘邢公【注释】:
- 八旬今又八:八十岁的年龄又增加了一岁。
- 说尚齿:指年纪还不算老。
- 况赐号司徒,跋封大国:何况皇上还封他为司徒,并封给他一个“大国”。
- 跋:通“拔”,封。
- 白麻制词新宠:用白麻纸制成的诏书,是皇帝亲笔所写的,表示对某件事或某人的宠爱。
- 算一家、四世被皇恩:算来,你一家四代都被皇恩所照顾。
- 内相:内朝宰相。汉制,中朝官称“外朝”或“外台”(丞相府),内朝官称“内台”(尚书省)。东汉明帝时,改内朝官为“内台”,即尚书令、仆、丞、郎;外朝官为“外台”,即三公、九卿、大夫、士各官。
- 斑衣笑捧金尊:身穿斑衣(黑色衣服)笑着捧着金杯。
- 近闻迎驾到金门:不久听说有皇帝前来迎接他。
- 亲奉玉音温:亲自听皇帝宣读诏书。
- 问父子行年,康宁寿考:询问你们父子二人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 定省晨昏:早晚问候。
- 銮坡:皇帝所居的宫殿。
- 道平时:在朝廷任要职的时候。
- 致仕不宜论:退休了就不应该再提。
- 这种灵椿丹桂:像灵椿一样长青,像丹桂一样芬芳。
赏析:
《木兰花慢》词的上片,写词人祝贺刘邢公八十大寿,并对他的家世及目前受到的皇恩深加称赞。词的下片,写刘邢公受封后的情景。
起首三句,点出“寿刘邢公”,并以“八旬今又八”之语,极言其人已高年且多一春秋矣。“说尚齿”一句,则以反诘语气出之,表明自己对刘邢公高龄仍存敬重之意,并暗示刘邢公之高寿乃天公之偏厚也。接着两句,以“赐号司徒,跋封大国”之语,进一步赞扬刘邢公受到皇上的宠爱和重用。“白麻制词新宠”一句,以白麻纸制成的诏书喻皇上之诏书,说明皇上之诏书对刘邢公如此宠爱,足见其得宠之甚。“算一家、四世被皇恩”两句,则是从刘邢公一家四代而言其受恩之广。“四十儿”一句,以“七十儿”承上文“四世”而来,既写出刘邢公年龄之大,又表明他一生之中享受着皇上的恩泽,从而突出他的高贵地位。“斑衣笑捧金樽”二句,是写刘邢公受封后欢庆之情态。据史载,汉宣帝曾于元延四年封萧望之一子望之为关内侯,食邑六百八十户,望之喜曰:“今去县三百里耳。”遂买宅,以车骑风驰至长安,入宫拜谒,“持金帛赂遗休者,因留不得去。望之独冠服进具如汉庭臣礼,跪谒上,因移病免归。”可见“斑衣”、“金樽”等皆为当时富贵者所享有之物。而刘邢公受封为司徒之后,却能身着斑衣,手捧金樽,面带笑容地去接受皇上的赏赐。这既表明了刘邢公受封后心情之愉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之淳厚。
承上启下,引出下片的主题。“近闻”一句,说明词人在得知刘邢公将要前来朝贺的消息后,立即赶到金门前去迎接他。“亲奉玉音温”三句,写刘邢公来到后的情形。“问父子行年”,“定省晨昏”,均表现出他对皇上的尊敬。“銮坡正须耆旧”,是说皇上正需要一些老年而有威望的人。“道平时”,则暗指他过去曾经担任过朝廷的重要职务。“这种灵椿丹桂”,是以灵椿和丹桂比喻刘邢公的高洁品质和崇高地位,同时表明皇上对他寄予厚望,并希望他能够长寿健康。最后两句,是对刘邢公未来的美好祝愿。“天公偏养深根”,是说上天特别关照那些根基深厚之人。“天公”一词,既表达了刘邢公受封后心情之愉悦,也表现了作者对其未来前程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