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城过长夏,乡思若为禁。故园松竹潇洒,久矣负幽寻。赖有仙坛诗伯,同寓玉堂清署,相顾意殊深。余暇尽谈笑,烦暑自消沉。
绕长廊,临静砌,称闲心。飕飕树杪风至,流水入衣襟。尚愧无穷汗简,也预诸公奋笔,投迹是非林。何日了官事,倒佩脱冠簪。
燕城,指汴京。长夏,夏天。乡思:对故乡的思念。松竹:常比喻高洁的人品或志趣。潇洒:清闲自在的样子。幽寻:隐居,不与世隔绝。仙坛诗伯:以诗歌为乐的隐士。相顾:互相看望。深意:深意长谈。余暇,空闲的时间。谈笑:谈论笑语。烦暑:烦闷。自消沉:自然地消沉下去。
绕长廊,临静砌,称闲心。树杪(miǎo):树梢,树巅。飕飕:风声。树杪风至,形容风声从树梢传来。流水入衣襟,形容风从树梢吹下,穿过衣襟。汗简:指公文、文书。投迹:归附。是非林:指官场。
赏析:
《水调歌头·次权待制韵》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写在玉堂官署中与权待制同寓的愉快情景,下片则抒发了退居江湖后摆脱官场束缚的喜悦心情。全词表达了作者超脱官场名利、享受闲适生活的愿望。
上片开头三句写自己来到京城不久,就和权待制同住在玉堂清署里。这两句是对前面“过京口”一句的补充说明,表明他们同住在一处的缘由。
过片“赖有仙坛诗伯”三句,写他们在玉堂清暑的闲暇日子里互相拜访,畅所欲言,相互慰藉,消除烦恼。这几句是全词的主旨,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逍遥自得的心境。
下片开头三句,由前文所写的闲适之情生发出退隐山林的向往之情。“何日了官事”三句,又回到现实,表明自己虽然想摆脱官场的束缚,但一时还难以如愿,只能暂时退隐江湖。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己在京城中与权待制同住的情景以及在玉堂清暑的闲适生活,表现了自己超脱官场名利、享受闲适生活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