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游念兹山,何心计修阻。
一来感奇逢,再至欣夙睹。
萧萧读书岩,高风凛终古。
杂木荒女萝,遗踪记环堵。
当时想禽鱼,英姿识龙虎。
而我后千龄,披榛悼前武。
磴道方涉云,松林忽闻雨。
悠悠遂忘归,远意入平楚。
既寻石上室,复息林下宇。
长飔凉衣巾,薄暮多笑语。
乡来同苦辛,殷勤问游侣。
【解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全诗共八句,第一、二句写重寻欧阳书室简信道同游;第三、四句写一来感奇逢,再至欣夙睹;第五、六句写萧萧读书岩,高风凛终古;第七、八句写杂木荒女萝,遗踪记环堵。第九、十句写当时想禽鱼,英姿识龙虎;十一、十二句写而我后千龄,披榛悼前武;第十三、十四句写磴道方涉云,松林忽闻雨;第十五、十六句写悠悠遂忘归,远意入平楚。最后两句写既寻石上室,复息林下宇。整首诗以“游”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故园山水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又去寻访欧阳先生书斋简信道一起出游。我来到此地感到十分高兴,哪里还顾得上计较山中道路的艰险。第一次来到这里,感到十分惊奇,第二次再来,更是欣喜若狂。这里萧萧松竹声中,仿佛听到古人吟咏的声音,高风凛然历久不衰。这里杂树荒芜,女萝蔓生,遗迹遍布,使人不禁想起周代的贤人。当年我也曾想像鸟和鱼一样在深谷里遨游,而如今已看不到他们的英姿,只留下虎豹龙蛇的痕迹。我后来经历千年万代,只能披荆斩棘,悼念古代的贤人。山路崎岖正在攀登云霞,突然松林间传来雨声。我在山中流连忘返,远意进入平坦的原野。我寻找着欧阳先生的石洞,又到林下的小屋休息。晚风吹动衣巾凉爽宜人,傍晚时分,与朋友多有笑语。我想起以前和乡亲们共同吃苦受累,就殷勤地询问他们游历的同伴们。
赏析:
此诗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一首七绝,描写他重游旧地时所见所感之情景,抒写了他对过去生活的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
开篇点题。“重寻欧阳书室简信道同游”,欧阳先生曾写信邀请王勃到他的书斋中游玩,王勃于是带着信件去寻找,可见二人情谊之深厚。
颔联写王勃来到此地的心情。“一来感奇逢,再至欣夙睹”。第一次来这里,王勃感到十分惊奇;第二次再来访,他更加欣喜若狂。这两句运用了“感奇逢”“欣夙睹”等词语,写出了他在这次游览中的心情变化。
颈联写王勃看到山林中的自然景色。“萧萧读书岩”,这里的“读书岩”指的是欧阳先生书斋附近的岩石。王勃看到这些萧瑟苍凉的自然景观,不由得想起了古人在山中的读书生活。“高风凛终古”,这里的“高风”指的是欧阳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凛终古”则表现了这种品格经久不衰的特点。
尾联写王勃看到杂树荒芜的景象,以及他在山中流连忘返的情景。“杂木荒女萝,遗踪记环堵。”这里的“杂木”指的是山上各种树木,“荒女萝”指的是女萝藤蔓。王勃看到这些被杂树和女萝覆盖的地方,不禁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以“游”为线索,通过描写王勃在重游旧地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王勃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古人高洁品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