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对明月,遥遥千古情。
西风两三日,庭树已秋声。

独坐对明月,遥遥千古情

西风两三日,庭树已秋声。

译文:
独自端坐对着皎洁的明月,思绪延绵不断跨越了千年的情感。阵阵秋风吹动两三天,庭院中的树木已经开始发出秋天的声响。

注释:

  • 即事: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称“即事诗”。
  • 独坐:独自一人坐着。
  • :面对,面对着。
  • 明月:明亮的月光。
  • 遥遥:遥远的样子,这里指时光漫长、距离遥远。
  • 千秋:千年,代指历史长河。
  • 西风:秋季的风,多指凉爽的风。
  • 两三日:两天左右,这里用来表示时光流逝之快。
  • 庭树:院中或门前的树木,常作为诗人抒发情感的对象。
  • 秋声:秋天的萧瑟声,如落叶声、风声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孤独而深远的情感以及对过去的怀念。首句“独坐对明月”,通过对比明月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次句“遥遥千古情”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慨,诗人似乎在说,虽然自己身处现实之中,却仿佛与千年的历史情感相连。第三句“西风两三日”描绘了秋风带来的季节变迁,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易逝。最后的“庭树已秋声”则是全诗的高潮,通过描写庭院中树木的秋声,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更迭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个人情感体验。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及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