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角声残,金炉香袅。长空淡淡连芳草。朱帘半卷晚霞明,塞雁无情音信杳。
雨散云收,离多会少。相思真个令人老。不须惆怅且开怀,一樽满引愁如扫。

【解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别相思,抒发伤别怀人的诗词。词人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第一句“画角声残,金炉香袅”,点出时间是黄昏时分。“画角”指军号,古时用角声报时。这里借以渲染一种悲凉气氛,暗示词人此时的心情。“金炉”指熏炉,古人常将香料放在熏炉中燃烧,以提神醒脑。“香袅”,即香烟缭绕。两句写出了词人当时所处的具体环境。“长空淡淡连芳草,朱帘半卷晚霞明。”这一句描写了词人眼前所见的景色。“长空淡淡连芳草”,描绘了一幅辽阔无垠、一望无边的苍茫画面。“芳草”是萋萋碧色,在茫茫大地上显得特别醒目。它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朱帘半卷晚霞明”,则描绘了一个夕阳西下,天边余辉映照着红艳艳的晚霞的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给人一种静美的感觉。词人用“淡淡”“明”来形容“长空”和“芳草”,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也透露出他内心的惆怅与无奈。“朱帘半卷晚霞明”一句中,“朱帘”、“晚霞”两个意象,都给人以美好的感觉。“朱帘”指的是红色的帘子,这里借喻了词人的内心世界,红色代表激情,也代表着热情,而词人内心的热情被压抑,所以选择红色的帘子来遮挡,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晚霞”则是日落时天空中的云霞,它象征着美好,但是又预示着美好即将逝去。词人看到晚霞如此美丽,却感到惋惜,因为这美景即将逝去,所以他选择了“朱帘半卷”。

第二、三句“塞雁无情音信杳”,“塞雁”指的是塞外的大雁,它们南飞时常常要经过北方的边境,因为北方的气候寒冷,所以塞外的大雁到了春天就会向南飞,所以人们称塞外的大雁为“塞雁”。词人看到塞雁南飞,想到自己身处异地,不能回家,只能遥遥地送别亲人,心中不免伤感。而这种伤感并不是因为塞雁没有感情,而是因为他们南飞时总是带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所以他们才会“无情”地说“音信杳”,意思是说他们南飞后就没有再回来。这里的“音信杳”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深深牵挂之情。“雨散云收,离多会少,相思真个令人老”,这三句是全词的重点,也是难点。“雨散云收”指的是雨后天晴,云开雾散的情景。“雨散云收”是大自然的景象,而“离多会少”则是指分离的人越来越多,相见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三句是词人在感叹自己身处异乡,无法与亲人团聚的苦闷。“相思真个令人老,不须惆怅且开怀,一樽满引愁如扫。”前三句词人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而最后一句词人则劝慰自己不要忧伤,要用酒消愁,让忧愁消散。这里的“开怀”可以理解成放下心中的忧愁,也可以理解为开怀大笑。而“一樽满引愁如扫”中的“开怀”可以理解为开怀畅饮,也可以用作“开怀笑”的意思。总之,这里的“开怀”都可以理解为放下心中的忧愁。词人通过饮酒来消愁的方式,既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又表现出他豁达的胸怀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因遭贬谪而被遣送回故乡时所作。上片写词人于傍晚时分,在长空中遥望远方的家乡,只见一片茫茫的芳草,远处的晚霞在天际渐渐消逝。词人此时心情十分复杂,有无尽的思念也有深深的无奈。下片写词人面对塞外的归雁,心中不禁生出许多感慨。塞外的大雁每年春天都会南飞,而词人却不能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只能在异乡遥望。他深知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所以心中不禁生出许多感慨。但词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劝慰自己要放下心中的忧愁,用一杯美酒来驱散心中的悲伤。这首词通过对词人的观察和描述,展现了词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他的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