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持玉节遍咨询,岭海重来白发新。
济世不存菩萨行,当年徒见宰官身。
痛怜世外何多劫,远想山中别有春。
寄语堂头大和尚,何当握手话前因?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诏持玉节遍咨询,岭海重来白发新。”
- 关键词:诏、玉节、咨询、岭海、归来、白发、新。
- 释义:皇帝授予我象征权威的玉符(或诏书),我带着这个荣誉和使命来到岭南地区(岭海即岭南),发现我已经白了头发(归来表示从远方归来)。
-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被皇帝授予官职而回到岭南的经历,同时也反映了他的老去之态。
- 赏析:通过“诏持玉节”暗示了诗人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而“岭海重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重回故土的喜悦。
第二句:“济世不存菩萨行,当年徒见宰官身。”
- 关键词:济世、菩萨行、宰官、身。
- 释义:我在世间努力拯救人民(济世),但我并没有坚持做菩萨应有的行为(菩萨行)。我现在只能看到我曾经作为官员的身份(宰官)。
- 注释: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是否能够真正做好一个官员的怀疑和反思。
- 赏析:这句话反映出诗人在追求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角色和责任的深刻思考。
第三句:“痛怜世外何多劫,远想山中别有春。”
- 关键词:痛怜、世外、劫难、远想、山中、春。
- 释义:我深深怜悯世界上那些历经苦难的人们(痛怜),想象着他们经历的无数灾难(何多劫),而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山中)一定有着不同于人间的美好景色和温暖春天。
- 注释:这里的“山中”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或是诗人心中的宁静之所。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人世间的苦难与山中的美好,表达了他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人生苦难的同情。
第四句:“寄语堂头大和尚,何当握手话前因?”
- 关键词:寄语、堂头、大和尚、前因。
- 释义:我在这里向一位名叫堂头的高僧(大和尚)倾诉我的思念之情,并期盼着有一天能够与他重逢并谈论过去的一些事情。
- 注释:这里的“堂头”可能是某座寺庙的名称或是某种特定的尊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 赏析:这首诗以诗人的口吻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