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已衰仍苦病,自怜无力任驱驰。
明当告老乞骸骨,孝子忠臣两得之。
【注释】
七十岁已衰老了,还苦于疾病;自怜无力,无法任其驱驰。
明当告老乞骸骨,孝子忠臣两得之。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自嘲的口吻述说了诗人的身世与遭遇,流露出一种悲凉、无奈的情感。
“七十已衰仍苦病”,是说诗人到了七十岁,已经感到衰老,又患上了疾病。七十岁是人生进入晚年的时候,身体往往开始出现各种不适,这在古代文人中也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诗人却说他仍然在苦苦地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这就更让人感到他的不幸和痛苦。这种对老年生活的艰难境遇的描绘,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感慨。
“自怜无力任驱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身体虚弱,无力胜任工作的状态。这里的“无力”不仅是对身体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失望。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和精力,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了。
“明当告老乞骸骨”,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设想。他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辞去官职,请求退休回家。这里,“乞骸骨”是古人对年老体衰而辞官归隐的一种说法,是一种对生活无奈的选择。然而对于诗人来说,这并不是他真正的愿望,因为他还有未尽的事业和责任。
最后一句“孝子忠臣两得之”,则表现了诗人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他认为,作为一个孝子和忠臣,他应该同时具备这两种品质。在这里,“孝子”是指忠诚于家庭,尊敬父母的人;“忠臣”是指为国家效力,忠诚于君主的人。这两种品质都是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方面,也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译文】
七十岁已衰老了,又患了重病;我自怜自己身体衰弱,无能力再去为国奔走。
如果明时告老还乡,我也可以作为孝顺儿子、忠心大臣来报答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