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百世师,其学常近禅。
虽堕斥逐中,不作戚戚怜。
两赋耀赤壁,尚此风泠然。
我梦从之游,梦觉月满天。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这是一首关于苏轼在浮云寺的诗作。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歌作品以其豪放洒脱、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于世。
诗句: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 浮云寺,位于四川眉山市青神县境内,是苏轼的故地。这首诗是他在浮云寺所作,共二十二首,每首都有引子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东坡百世师,其学常近禅 —— 东坡先生(苏轼)是历代学者的楷模,其学问常常接近禅宗。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东坡先生的学问既博大精深,又简洁明了,深受人们喜爱。
虽堕斥逐中,不作戚戚怜 —— 虽然被贬谪到远方,但东坡先生并没有表现出悲伤或同情的态度。他的胸怀宽广,能够超脱世俗的纷扰,不为外界的变化所动摇。
两赋耀赤壁,尚此风泠然 —— 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东坡先生在这里用“赋”字,可能是指他曾经写过关于赤壁之战的诗文。这里提到“耀”,可能是形容赤壁景色壮丽;“风泠然”,则形容赤壁上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
我梦从之游,梦觉月满天 —— 东坡先生曾在梦中来到赤壁游览,醒来后发现月光已经洒满大地。这里的“月满天”形象地描绘了赤壁夜景的美丽和壮观。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浮云寺所作,共二十二首,每首都是对浮云寺及其周边环境的赞美。东坡先生以其博学多才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他的诗词作品以清新自然、豪放洒脱著称,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