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乌夜啼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注释:
- 乌夜啼:一种曲调名,通常与离别之苦、思念之情相关。
- 离恨:离别引起的悲伤怨恨。
- 萦:缠绕,此处指缠绕在心头。
- 杨柳:此处可能象征着春天的柳树,常用于表达离别时的哀怨。
- 梦魂:梦中的灵魂,此处形容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
- 青衫:古代文人常穿的一种青色衣服,这里可能暗示诗人的身份或者心情。
- 章台:地名,位于今北京城北,是古人送别之地。
- 玉鞭:古代官员出行时使用的玉制马鞭,这里可能象征着尊贵或权力。
- 翠镜:翡翠色的镜子,常用来映照美颜,此处可能象征美丽或清纯。
- 啼痕:哭泣留下的痕迹,这里可能象征悲伤的情绪。
- 袖:袖子,这里可能表示身体的某部分。
- 红墙:红色的城墙,通常代表富贵或喜庆之地。
- 醉墨:喝醉后留下的墨迹,这里可能象征放纵或不羁。
- 纱:纱窗,通常用来形容女子闺房的景象。
- 琵琶:乐器名,这里可能象征音乐或艺术。
- 平生事:一生经历的事情,这里可能表示生活的丰富或感慨。
译文:
离别的怨恨如杨柳一样缠绕着思绪,我如同梦境中的灵魂在梨花间徘徊。曾经穿着青衫在章台月下行走,如今归途上只记得玉鞭斜斜地指向西边。
在翠绿的镜子前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袖,在红墙边醉酒的笔触笼络了纱窗。虽然我们曾经相遇,但未能尽述平生之事,只能将春日的思念寄托于琵琶声中。
赏析:
此诗以“乌夜啼”为题,描绘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首句“离恨远萦杨柳”,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梦魂长绕梨花”,则进一步描绘了梦中对亲人的无尽牵挂。次句“青衫记得章台月”,回忆了过去在章台月下的相聚,那时的美好时光仿佛还在眼前。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归路玉鞭斜”,作者不得不踏上归途,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忧伤。接下来的两句,“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悲欢离合。最后一句“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更是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整首诗通过对离愁别绪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