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衡山高?景行思齐而。谁谓衡麓近?大路莫致之。
衡高麓云邈,洙泗不在兹。远臣礼乐光,吉月春阳时。
原隰遂咨度,于彼湘之湄。薄言采芹藻,多士乐且仪。
酌彼百泉水,憩我驷牡驰。我将布惠泽,我将迪民彝。
我将歌《白驹》,爰求硕人遗。爰求硕人遗,空谷夫何为。
南山有楩楠,北山有桐椅。谁谓衡山高?衡麓乃所基。
【注释】
岳麓:即湖南长沙岳麓山,是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衡山:在今湖南省衡阳市南。景行:正道。齐之:齐同于高高的衡山。“谁谓”二句:谁说衡山高峻呢?因为正道与它齐平。近:接近,接近。大路:指通往衡州的大道。莫致:不能到达。洙、泗:指洙水、泗水,均源于山东曲阜,是孔子所居之地,后成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远臣礼乐光:远道而来的臣子,其礼仪和音乐都受到光大。吉月春阳时:吉利的季节,春天的阳光温暖的时候。原隰:平坦的原野和低湿的地带。咨度:考虑。湘:指湘江,在今湖南省西部。湄:水边。采芹藻:采摘香芹菜。多士:众多的学生。乐且仪:快乐而且有礼节。酌百泉:指从百泉汲取泉水。憩驷牡:休息四匹骏马。布惠泽:施以恩惠。迪民彝:引导百姓遵循正道。歌《白驹》:歌唱《白驹》,指歌颂贤才。《白驹》是《诗经》中的一篇诗,内容为贤者离去,而贤者已去,故作此词。爰求:于是寻求。硕人遗:指贤人留下的东西或遗风。硕人:贤人之代称。夫何为:为什么这样呢?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对衡州(今衡阳)的颂辞。词中赞美衡州地势高峻,环境优美,文化繁荣。并希望衡山能成为天下学子向往的地方,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和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期望。
上片起首两句,诗人开首就以衡山的高峻与衡麓的靠近作比,强调了衡山的地位。接着,诗人又以“衡高麓云邈”来表达自己对衡山的仰慕之情。然后,诗人又以“洙泗不在兹”来表明自己的志向——要像孔子一样,为天下的百姓服务。
下片开始,诗人以原野和低湿地带的考察,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志向。然后,诗人又以湘江的水边,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然后,诗人以“薄言采芹藻”来表达自己对于贤才的渴望。然后,诗人又以“酌彼百泉水,憩我驷牡驰”,来表达自己对于贤才的热情。最后,诗人以“我将布惠泽,我将迪民彝”,来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期望。
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其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批评,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