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暇陟林阜,聊访尘外迹。
禅岩莹灵辉,于兹鉴空寂。
看笋出深樾,听泉憩危石。
胜践已云屡,谁能惮行役。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游览禅林胜地的诗。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 石镜精舍
- “石镜”通常指的是石头上的镜子,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具有特殊景观的山石。
- “精舍”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修行者居住或讲学的地方。
- “石镜精舍”可能是一个位于山林之中、拥有美丽自然风景和修行场所的地方。
- 时暇陟林阜
- “时暇”意为闲暇之时。
- “陟”意为登山。
- “林阜”指茂密的树林与丘陵地带。
- 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在闲暇之际,选择去攀登茂密树林与丘陵地带,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 聊访尘外迹
- “聊”意味着顺便、偶然。
- “尘外迹”意指超脱世俗纷扰的事物或踪迹。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登高远望中,偶尔发现了一些超凡脱俗的景物,仿佛脱离了尘世的纷扰。
- 禅岩莹灵辉
- “禅岩”指的是佛教禅宗修行者的山洞或岩石。
- “莹”意为光亮、晶莹剔透。
- “灵辉”指闪烁的光芒。
- 这里描绘的是一座禅寺的山洞或岩石,其内部光芒明亮,如同宝石一般熠熠生辉。
- 于兹鉴空寂
- “兹”意为这里或者此地。
- “鉴”意为观察、审视。
- “空寂”指空虚寂静。
- 整句的意思是在这个空旷寂静的地方,诗人仔细观察着四周的一切,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清静与空灵。
- 看笋出深樾,听泉憩危石
- “看笋出深樾”描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嫩笋从浓密的竹叶中破土而出。
- “听泉憩危石”则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画面,泉水在陡峭的石缝中流淌,发出潺潺的声音。
- 这两句分别描绘了自然界中生长和流动的美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
- 胜践已云屡,谁能惮行役
- “胜践”意为游览胜地。
- “云屡”意为多次。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的热爱和对探索未知的渴望。他不断踏上新的旅程,去探寻更多的美景与奇遇。
- “谁能惮行役”则是反问句,询问有谁能够因为旅途劳顿而放弃这样的探索和冒险。
- 这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的执着,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他也愿意毫不犹豫地继续前进,去寻找更多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