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树翳学省,繁露夕零乱。
琅琅读书声,历历在霄汉。
君子慎斋居,编简夙潜玩。
秋蛩咽断甃,流萤袭虚幔。
灯烛耿馀辉,沉沉夜将半。
宴坐遂忘言,群疑自冰涣。
圣道日修明,玄谭乃虚诞。
愿君善其用,母为发深叹。
嘉树翳学省,繁露夕零乱。
琅琅读书声,历历在霄汉。
君子慎斋居,编简夙潜玩。
秋蛩咽断甃,流萤袭虚幔。
灯烛耿余辉,沉沉夜将半。
宴坐遂忘言,群疑自冰涣。
圣道日修明,玄谭乃虚诞。
愿君善其用,母为发深叹。
注释:
- 嘉树:美好的树木。
- 翳:遮蔽。
- 学省:学校的建筑。
- 繁露:指夜晚的月光,也比喻星星。
- 琅琅:形容书声响亮。
-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
- 宵汉:指天空。
- 潜玩:暗中仔细阅读。
- 秋蛩:秋天的蟋蟀。
- 咽断:形容声音低沉到极点。
- 流萤:指飞动的萤火虫。
- 虚幔:空荡荡的大帐子。
- 耿:发光不灭的意思。
- 沉:深沉。
- 宴坐:坐着休息。
- 忘言:忘了言语,意指心领神会。
- 圣道:高尚的道德。
- 玄谭:神秘的学说。
- 发深叹:发出深深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目是《逍遥室为邹上舍赋》。诗中通过描绘书房内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学问、道德和智慧的尊崇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第一联“嘉树翳学省,繁露夕零乱”,以嘉树遮蔽学府的场景开篇,象征着知识的力量和学问的重要性。第二联“琅琅读书声,历历在霄汉”,则进一步描绘了书房内书声琅琅、清晰可闻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第三联“君子慎斋居,编简夙潜玩”,则从修身齐家的角度,提出了君子应该谨慎修养、勤于学习的观点。第四联“秋蛩咽断甃,流萤袭虚幔”则描绘了书房内静谧的氛围,以及秋虫和流萤点缀其间的美景。
第五联“灯烛耿余辉,沉沉夜将半”,则通过描写灯光明亮照亮整个房间的景象,传达出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第六联“宴坐遂忘言,群疑自冰涣”则表达了作者在读书时达到了心无旁骛的境界,所有的疑惑都如同冰雪一般融化了。
最后两联“圣道日修明,玄谭乃虚诞”则总结了作者对儒家道德观念的认同和对神秘学说的否定。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