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忽睹一场希,乍见几个灯蛾儿,堪人嗟呀。爱欲贪嗔不肯舍。错认灯光,随高随下。火焰根前,百般颠耍。十分烧着,全然不怕。直待灯盏内做个焦巴。这回休也。休也。休也。奉劝你诸公,略听予劝。
休似灯蛾儿,心生爱恋。恋着恩爱老了面。面皱发白,腰曲头低,耳聋眼暗,觅个回转。把往日风流,一刀两断。闻身康健。早做个惺惺洒洒汉。猛跳出凡笼,便是一个了办。
【注释】
①夜来:昨夜。希:通“稀”,稀疏。
②灯蛾儿:飞虫,常在灯光下飞舞。
③堪人嗟呀:可令人惋惜。嗟呀,叹息的样子。
④爱欲贪嗔不肯舍:贪恋爱的欲望、情欲、愤怒和憎恶,不肯放手。贪嗔,佛教用语,指贪爱和愤怒。舍,舍弃。
⑤错认灯光,随高随下:错误地认为灯光会随风而移动。
⑥火焰根前:比喻火的根部。
⑦百般颠耍:形容灯蛾儿翻来覆去,不停地跳动。
⑧十分烧着:灯芯被点燃,火势大。
⑨做焦巴:把灯盏烧焦了。
⑩这回休也:这一次不要再做了。
⑪奉劝你诸公:请你这些大人先生们。
⑫略听予劝:暂且听从我的劝告。
⑬似:像。
⑭心爱恋:心中迷恋。
⑮恋着恩爱老了面:迷恋着恩爱,使容颜衰老。
⑯把往日风流:回想以前的爱情风韵。
⑰了办:了结,解决。
⑱惺惺洒洒汉:清醒豁达的人。惺惺,清醒;洒洒,豁达。
⑲猛跳出凡笼:一下子从俗世中解脱出来。
⑳便是一个了办:就能得到完满解决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对爱情执着追求的诗作。诗的前半部分写她对爱情的追求,后半部分写她的觉悟和觉醒。诗人以“生查子”为题,意即生发愁思,表达自己的情感。
首句“夜来忽睹一场希”,写主人公昨夜忽然见到一对恋人在幽暗的灯光下亲昵的情景,这不禁使她想起了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体验,因而感慨万分:“乍见几个灯蛾儿,堪人嗟呀”。这里,诗人用“忽睹”、“堪人嗟呀”等词语渲染气氛,突出了主人公的惊异之情。接着,作者又用“爱欲贪嗔不肯舍”等词语表现了她对这种爱的痴迷状态,并由此引出下文对她的觉醒。
中间四句是诗人对她的觉醒过程的叙述。开头两句“爱欲贪嗔不肯舍”,“爱欲贪嗔”四字,概括了她对爱情的痴迷状态。然而,“错认灯光,随高随下”,说明她并没有真正理解对方的意图,只是一味地沉醉于这种虚幻之中。接下来两句“火焰根前,百般颠耍”,则生动地描绘了她的痴态,形象地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最后两句“十分烧着,全然不怕”,更是直截了当地表明了她对爱情的痴迷程度,毫无顾忌地陷入了爱河之中。
结尾两句“直待灯盏内做个焦巴。这回休也。休也。休也。”是对主人公觉醒后的总结。她终于认识到了这种爱情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奉劝你诸公,略听予劝。”“奉劝你诸公”,是对那些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的人们的一种忠告;“略听予劝”,则是希望他们能够及时醒悟,摆脱这种痴迷状态。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节曲折,通过对主人公的刻画,反映了当时社会一些有情人因痴迷于爱情而无法自拔的状况,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