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荣华,前生福善,悟来更好重修。百年光景,生灭水浮沤。贩骨无休歇,劝未尽、又遭愁。然嗟人世,忙忙造业,几个肯抽头。
清闲归物外,逍遥独步,身内闲搜。把汞铅颠倒,性月如秋。直待功成行满,超三界、永列仙俦。乘云去,真容不朽,免再卧荒丘。
【注】
- 满庭芳: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二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
- 荣华:富贵。
- 福善:行善积德。
- 悟来更好重修:明白了这个道理后,还要重新修行。
- 生灭水浮沤:佛教术语,指一切万物皆在生死轮回之中。
- 贩骨无休歇:指人生短暂,如贩运骨骼一样没有止境,不断奔波。
- 又遭愁:又增加了忧愁。
- 人世:人间。
- 物外:超脱物质世界之外。
- 逍遥独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行走。
- 性月如秋:形容月亮如秋天一样清冷、宁静。
- 直待功成行满:直到功德圆满。
- 三界:佛教中的欲界、色界、无色界。
- 真容不朽:真身不会毁灭,永远存在。
【译文】
今日的荣华富贵,是前世行善积累的结果,现在悟道之后,更要继续修持以恢复原来的本性。百年的时间如同一江流水,生生不息又终将消失。人生短暂如贩运骨骼,不停奔波,又增添了忧愁。然而感叹的是,人在尘世中忙碌造业,有几个能够抽身而退呢。
在超脱物质世界之外,逍遥自在地独步而行,身心都得到了安宁和放松。把汞铅颠倒,使本性和月亮一样清冷,宁静如秋日。等到功德圆满,超越三界,与仙人同列。乘着云朵飞升而去,真身不会毁灭,永远存在,不再需要躺在荒丘上。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和体悟。首句“今日荣华,前生福善,悟来更好重修”,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无常的认识,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接着通过比喻,“百年光景,生灭水浮沤”,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易逝。
第二句“贩骨无休歇,劝未尽、又遭愁。”揭示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常。这里用“贩骨”喻人生之短暂,暗示了人生的艰难和无常。第三句“然嗟人世,忙忙造业,几个肯抽头?”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认为人们在人世中忙碌不已,但很少有人能够抽身而退。
接下来“清闲归物外,逍遥独步”,描述了作者追求的超脱和自由。在这里,“物外”指的是超脱物质世界之外的境地,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远离和追求的精神自由。
最后两句“把汞铅颠倒,性月如秋。直待功成行满,超三界、永列仙俦。乘云去,真容不朽,免再卧荒丘。”则进一步展开了对于修行和解脱的思考。这里提到“把汞铅颠倒”,意味着通过对内在的修炼,使本性和月光一样清澈明净,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同时,提到了“功德圆满”,即通过修行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
这首词通过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修行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对于精神自由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积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