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羲,兖州人。开元十四年严迪榜进士。有诏中书试文章。尝为监察御史。值安禄山陷长安,辄受伪署。贼平后,自归,贬死岭南。工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道,养浩然之气。览者犹聆《韶》、《濩》音,先洗桑濮耳,庶几乎赏音也。有集七十卷,《正论》十五卷,《九经分义疏》二十卷,并传。
储光羲,唐代官员和诗人,以田园诗派的代表而闻名。以下是对储光羲的详细介绍:
- 生平简介:储光羲是兖州人,开元十四年通过进士考试,曾担任监察御史。在安史之乱期间,他受到安禄山的胁迫,但后来归附大唐并受到贬谪。他的诗歌风格高雅、格调逸远、情感深沉,具有独特的韵味。
- 文学成就:储光羲的诗歌创作丰富,现存有二百二十八首,被《全唐诗》收录为四卷。此外,他还著有《正论》十五卷、《九经外义疏》二十卷,但这些作品已佚。
- 艺术特色: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他的诗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
- 后世评价:储光羲的诗歌被后人视为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研究。
- 文化影响:尽管储光羲的作品在今天可能不如某些其他诗人的作品那样广为人知,但他在唐代文坛上的地位不容忽视。他的诗歌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储光羲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具有深远文化影响力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追求,也反映了盛唐时期的时代风貌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