颢,汴州人。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
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
初,李邕闻其才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
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天宝十三年卒。有诗一卷,今行。
唐才子传 · 崔颢
诗句翻译及注释
颢(huái),汴州人。开元十一年,源少良通过考试成为进士。天宝年间,他担任尚书司勋员外郎。年轻时写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年突然改变了他的写作风格,风骨凛然。一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
译文
崔颢原是汴州人。在开元十一年通过了考试成为进士。在天宝年间,担任了尚书司勋员外郎。他年轻时写诗,意浮艳,多陷轻薄,但晚期改变了他的写作风格,风骨凛然。他一瞥塞垣,描绘了极其雄伟的场景,其奇特的创造力常常与江淹、鲍照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崔颢的生平和作品特点。从他的早年到晚年的转变,以及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和争议,都在他的诗中得到了反映。尤其是他在晚年时的作品,更是展现出了他的成熟和深度。
诗句翻译及注释
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译文
后来崔颢游览武昌,登上黄鹤楼,感慨赋诗。这时李白来了,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没有创作就离开了。这被认为是智者收敛自己技艺的表现。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崔颢的文学才华和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他不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而且他还善于观察自然景观,将其转化为优美的诗句。他的这种才华和努力使他在当时的文人圈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诗句翻译及注释
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
译文
然而他的品行稍微低劣,喜欢赌博,喜欢喝酒。在选择妻子方面,他选择的是美丽的女子,但是一旦不满意,就会舍弃她们,总共换了三四次。
赏析
崔颢的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他的品行却受到批评。他的这些行为和他的诗歌一样,都是他个人品质的一部分。他的诗歌才华是他生活态度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人格魅力。
诗句翻译及注释
初,李邕闻其才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
译文
最初,李邕听说崔颢有才能名声,邀请他到家中。崔颢来到时献诗一首,第一首写道:“十五嫁王昌。”李邕呵斥他说:“小子无礼!”然后就不接受他而进去了。
赏析
李邕的反应展示了他对崔颢的尊重以及对他才华的认可。然而,他的行为也暴露了他自身的傲慢和偏见。尽管他被拒绝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才华,而是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