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诗律自沉、宋之下,日益靡嫚,锼章刻句,揣合浮切,音韵婉谐,属对藻密,而闲雅平淡之气不存矣。独应物驰骤建安以还,各有风韵,自成一家之体,清深雅丽,虽诗人之盛,亦罕其伦,甚为时论所右。而风情不能自已,如赠米嘉荣、杜韦娘等作,皆杯酒之间,见少年故态,无足怪矣。”

有集十卷,今传于世。

【诗句释义】

论云:“诗律自沉、宋之下,日益靡嫚,锼章刻句,揣合浮切,音韵婉谐,属对藻密,而闲雅平淡之气不存矣。独应物驰骤建安以还,各有风韵,自成一家之体,清深雅丽,虽诗人之盛,亦罕其伦,甚为时论所右。而风情不能自已,如赠米嘉荣、杜韦娘等作,皆杯酒之间,见少年故态,无足怪矣。”

注释:

  1. 诗律:指诗歌的格律和韵律。
  2. 沉、宋:指南朝梁代沈约和宋代谢朓,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3. 靡嫚:意为轻佻、放荡。
  4. 雕章刻句:形容文风过于华丽,过分雕琢。
  5. 音韵婉谐:指诗歌的音韵和谐优美。
  6. 属对藻密:指诗词对仗工整,用词华丽。
  7. 闲雅平淡之气:指诗文中的自然、朴素、高雅之气。
  8. 驰骤建安:指在建安时期(公元220-265年)活跃的创作活动。
  9. 自成一家之体: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体式。
  10. 清深雅丽:形容诗文清新深邃,优雅美丽。
  11. 诗人之盛:指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
  12. 时论所右:即当时人们推崇的意思。
  13. 风情:指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14. 故态:指过去的习性或旧有的表现方式。

【译文】
论述说:“诗歌的格律从沈约、谢朓的时代开始衰落,日渐轻薄放纵,过分雕琢文字,追求华丽的形式,音韵优美和谐,对仗严密,词汇华丽,但这种闲逸雅正的气氛消失了。只有韦应物在建安以后活跃创作,各自有独特的风格和体式,清新深邃,优雅美丽,即使是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也少能与其匹敌,非常受到当时的赞誉。但是他的情感表达无法抑制,就像他在《赠米嘉荣》、《杜韦娘》等诗中表现出来的少年旧习,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唐代才子韦应物的诗歌创作特点及其在诗坛上的地位。首先,作者指出了古代诗歌从沈约、谢朓时代开始走向衰落的趋势,强调了诗歌风格的逐渐轻薄和华而不实的特点。接着,作者转向赞扬韦应物在建安之后的活跃创作,认为他能够自成一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体式。这种风格既有清新深邃的一面,也有优雅美丽的一面,体现了诗歌创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当时人们对韦应物诗歌的高度评价和推崇,认为这是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中极为罕见的情况。最后,作者通过对韦应物诗歌情感表达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诗歌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真挚和自然。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韦应物诗歌的赞美和评价,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