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字贻周,贞元二年张正甫榜进士。初,学问于江东,家居孝谨,善事继母,奇文异行,闻于京师。舅给事中袁高,当时专重名,甄拔甚多,而牟未尝干谒,竟捷文场。始佐六府五公,八迁至检校虞部。元和五年,拜尚书虞部郎中,转洛阳令、都官郎中,出为泽州刺史。仕终国子司业。

牟晚从昭义卢从史,从史浸骄,牟度不可谏,即移疾归,居东都别业。长庆二年卒。昌黎韩先生为之《墓志》云。

窦牟,字贻周,是唐朝的一位才子,其一生经历了从求学到仕途的转变,他不仅在学业上有卓越的成就,还曾官至尚书虞部郎中、国子司业等职,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他的诗歌创作也颇具特色,尤其擅长用典和描绘自然景观,其作品《晚过敷水驿却寄华州使院张郑二侍御》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关于窦牟的赏析:

  • 诗词原文
    春季雨如烟又如丝,晓来黄昏在傍晚天晴时。仙人掌上芙蓉池,柱史关西松柏祠。几许年华销售道路,无穷王事系戎军。回瞻二好不是我朋友,每天对着三峰有期期。

  • 译文注释:这首诗以春雨为题,细腻地描绘了春雨带来的变化和美景。首句“春季雨如烟又如丝”形象地描述了雨丝细长如烟的情景;“晓来黄昏在傍晚天晴时”则描绘了雨后黄昏的景象。第二联中,“仙人掌上芙蓉池”通过比喻,将雨水滋润后的花朵比作仙人掌上的芙蓉池,既生动又形象。第三联“几许年华销售道路,无穷王事系戎军”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与感慨;“回瞻二好不是我朋友,每天对着三峰有期期”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窦牟的《春季雨如烟又如丝》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佳作,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化和诗人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