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煞]这天高地厚情,直到海枯石烂时,此时作念何时止?直到烛灰眼下才无泪,蚕老心中罢却丝。我不比游荡轻薄子,轻夫妇的琴瑟,拆鸾凤的雄雌。
[四煞]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驿长不遇梅花使,孤身去国三千里,一日归必十二时。凭栏视,听江声浩荡,看山色参差。
[尾]忧则忧我在病中,喜则喜你来到此。投至得引人魂卓氏音书至,险将这害鬼病的相如盼望死。[下]
【注释】
- 西厢记: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
- 第五本:指《西厢记》中的第五出。
- 第二折:指的是《西厢记》中“张君瑞闹道场”的一段剧情。
- 我比游荡轻薄子(liǎo):我不像那些不专一、轻浮的人。
- 轻夫妇的琴瑟(qin shè):轻视夫妇之间的和谐。
- 拆鸾凤的雄雌:拆散鸾鸟和凤凰的配对,比喻破坏美满的夫妇关系。
- 黄犬音(yùn):指驿使的黄狗。
- 红叶诗: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有“红叶黄花秋色深”,后来以红叶为书信之象。
- 驿长(yì cháng):古代驿站的主管。
- 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外交家。
- 卓氏:指卓文君,东汉时期的著名女子,曾与司马相如私奔,后来成为汉代四大才女之一。
- 害鬼病的相如:指被妻子卓文君所害的司马相如,因为思念卓文君而生病。
【赏析】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一部经典戏剧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这部作品的第五本第二折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诗句:“天高地厚情,直到海枯石烂时,此时作念何时止?直到烛灰眼下才无泪,蚕老心中罢却丝。我不比游荡轻薄子,轻夫妇的琴瑟,拆鸾凤的雄雌。”接下来将对这段诗句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天高地厚情,直到海枯石烂时,此时作念何时止?”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定和执着。他们认为爱情是天地间最深厚的感情,即使海枯石烂,也永远不会改变。他们相信,只要两人心中有爱,就会一直走下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停止。这种信念体现了他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直到烛灰眼下才无泪,蚕老心中罢却丝。”这句话描绘了主人公在痛苦中坚守爱情的决心。他们知道,为了爱情,他们必须忍受痛苦和磨难。当蜡烛燃烧到快要烧尽的时候,他们才会流下一滴眼泪;当蚕丝已经老化,不再有新生的能力时,他们才会放弃这份执着的情感。这种坚韧的精神展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无私奉献和忠诚。
“我不比游荡轻薄子,轻夫妇的琴瑟,拆鸾凤的雄雌。”这句话揭示了主人公对于婚姻的尊重和珍视。他认为,婚姻是一种神圣的承诺和责任,不应该轻易地破坏。他不想像那些不专一、轻浮的人那样,破坏了自己和妻子之间的和谐。他坚守着夫妻间的默契和信任,不愿意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伤害妻子的心。这种高尚的品质体现了主人公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
这段诗句通过对爱情的赞美和对婚姻的坚守,展示了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他们愿意为了爱情付出一切代价,包括忍受痛苦和承受磨难。同时,他们也尊重和维护着自己的婚姻关系,不愿意轻易地破坏它。这种对爱情的崇高追求和对婚姻的坚守,使得这段诗句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