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西来始哭君,山中何处有孤坟。
以才见杀人皆惜,忤物能全我未闻。
李白歌诗堪应诏,陈琳书檄偶从军。
穷途无地酬知已,会待升平缉旧文。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商。刘商(790年-843年2月16日),字子夏,小字亚子,越州上虞(今浙江绍兴)人。他是唐朝中期的官员、文学家,以诗歌著称。他在官场经历坎坷,最终辞官归乡。他的诗词风格豪放,善于用典,富有哲理。这首诗是刘商在朋友逝世后写的挽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去的哀痛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十月西来始哭君,山中何处有孤坟。
  • 十月:指深秋或初冬时节。西来:从西边而来,此处可能是指诗人离开家乡前往他地。
  • 始哭君:开始哭泣你。君:对死者的尊称。
  • 山中:指的是山中某个地方。
  • 何处:哪里。
  • 有孤坟:有坟墓。
  1. 以才见杀人皆惜,忤物能全我未闻。
  • 以才见:凭借才华被发现。
  • 杀人皆惜:形容某人因才华出众而受到重视,被世人所珍惜。
  • 忤物:违背世俗的事物或观念。
  • 能全我未闻:能够保全我的人还没有听说过。
  1. 李白歌诗堪应诏,陈琳书檄偶从军。
  • 李白: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浪漫的气质著称。
  • 歌诗:指李白的诗歌。
  • 应诏:应皇帝之命,接受朝廷的召唤,通常与科举考试相关。
  • 陈琳: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擅长写作檄文,即用于讨伐敌人的文告。
  • 书檄:古代文书,檄文是其中的一种,多用于公开谴责和号召民众。
  • 偶从军:偶然随军出征。
  1. 穷途无地酬知已,会待升平缉旧文。
  • 穷途无地:形容处境窘迫,没有出路。
  • 酬知已:报答知己。知已:旧时对朋友的敬称,意指知心朋友。
  • 升平: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和谐的时代。
  • 缉旧文:收集过去的文献资料,可能是为了整理、保存或者研究。

赏析:
这首诗是刘商在朋友逝世之后所作,表达了他对亡友的深深哀思和怀念。诗人通过对亡友生前才华的赞美,以及对其离去表示的惋惜,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离去感到无助的心情,以及对未来和平时代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又不失庄重,充分体现了刘商的文学才能和深沉的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