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歌蓼莪,戚戚左氏子。
悠悠感中怀,靡靡去故里。
痛父骨未收,隐忧彻肝髓。
孤舟过金陵,惜别临鹭水。
岸柳情依依,江波寒弥弥。
旅榇几时归,山中白云起。

诗句:哀哀歌蓼莪,戚戚左氏子。悠悠感中怀,靡靡去故里。

译文: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凄美的画面,来表达诗人对逝去父亲的深切怀念和无尽悲痛。首句“哀哀歌蓼莪”运用了《诗经》中的意象,蓼莪是古时用来悼念亡者的草木,这里用来象征失去的父亲,表达了对父亲的追思与哀伤。接下来的“戚戚左氏子”,则指代诗人自己,通过自指,表现了诗人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和无法释怀的悲痛情绪。第二句“悠悠感中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长久思念与感慨。第三句“靡靡去故里”,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告别故乡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离别之情。

赏析:
诗中“哀哀歌蓼莪”和“戚戚左氏子”两句,通过引用经典和自我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父亲深深的哀悼和对过往的不舍。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直接又深刻,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强烈情感波动。

“悠悠感中怀,靡靡去故里”两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离别时刻的痛苦。这种对时间的感叹,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

最后一句“孤舟过金陵,惜别临鹭水”则是整个诗歌情感的一个高潮。这里的“孤舟”象征着诗人独自离去的情景,而“临鹭水”则可能是指诗人在金陵(今南京)的某个地点告别。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离别的具体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分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关于失去亲人、怀念过往和面对离别的悲伤故事。通过对这些关键诗句的分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也能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述,更是对普遍人性中对于亲情、时间以及离别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