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霓裳世外音,汉宫天老桂香沈。
黄埃欲出飞鸢上,白骨犹如落叶深。
万国砧声离别泪,中宵月色太平心。
晋公相业何时见,目断天津益苦吟。
中秋
梦远霓裳世外音,汉宫天老桂香沈。
黄埃欲出飞鸢上,白骨犹如落叶深。
万国砧声离别泪,中宵月色太平心。
晋公相业何时见,目断天津益苦吟。
注释
- 梦远霓裳世外音:梦见遥远的霓裳羽衣曲,仿佛来自世外的声音,充满了超脱与梦幻。
- 汉宫天老桂香沈:在汉朝的宫殿里,桂花的香气浓郁而深沉,象征着皇家的气息和历史的厚重。
- 黄埃欲出飞鸢上:黄土飞扬,仿佛有一只鸢鸟欲从天际飞升,暗示着一种不祥的预感或即将到来的变化。
- 白骨犹如落叶深:白色的骨骼就像深秋的落叶一样,凄凉而深远,表达了对战争残酷和人类生命的感慨。
- 万国砧声离别泪:世界各地的人们用木槌敲打砧石的声音伴随着离别时的泪水,表现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别离的痛苦。
- 中宵月色太平心:夜晚的月亮明亮而宁静,象征了内心的平和与希望。
- 晋公相业何时见:晋公(指唐宣宗)的治国之才何时能够展现,表达了对政治清明的期待。
- 目断天津益苦吟:目送着天津方向,越发感到心中的苦吟,反映了诗人深深的忧思和不舍。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意象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场景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诗的前四句以梦境开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通过描写汉宫的桂花香与黄土飞扬,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战争残酷的哀叹。而后四句则转向现实,通过描述万国砧声和离别泪,展现了世界的多元文化和人们对和平的向往。最后几句则将焦点转向个人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月光和内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的期望以及对离别的深切情感。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展现了中秋节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