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雪遥憎毒雾蒸,两年元日势凭陵。
气吞鹤表城如玉,声撼龙宫海欲冰。
不夜与天为汗漫,当春借地示严凝。
貂裘公子来何暮,好向寒空纵角鹰。
诗句解读
1 朔雪遥憎毒雾蒸:朔地的大雪似乎厌恶着毒雾的熏蒸,这里的“朔”指的是北方,而“毒雾蒸”可能指的是一种恶劣的环境条件。
- 两年元日势凭陵:指连续两年的新年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或挑战。
- 气吞鹤表城如玉:形容大雪的威力大到足以将远处的城池(鹤表)笼罩得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
- 声撼龙宫海欲冰:声音之大震动了龙宫,使海面也仿佛要结上厚厚的冰层。
- 不夜与天为汗漫:意味着无论多么寒冷,天空都是明亮的,好像没有夜晚。
- 当春借地示严凝:春天到来时,大地也展示出了它的威严和严寒。
- 貂裘公子来何暮:描述了一个穿着貂皮大衣的贵公子在傍晚时分来访,暗示了贵族的生活或社交场合。
- 好向寒空纵角鹰:享受在寒冷的空中放飞鹰隼的自由,可能是对狩猎或自由生活的一种向往。
译文对照
朔雪遥憎毒雾蒸,两年元日势凭陵。
气吞鹤表城如玉,声撼龙宫海欲冰。
不夜与天为汗漫,当春借地示严凝。
貂裘公子来何暮,好向寒空纵角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新年之际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面对严峻天气的挑战和感受。首句“朔雪遥憎毒雾蒸”展现了雪的冷酷无情,仿佛能吞噬一切的瘴气;次句“两年元日势凭陵”则透露出新年期间的压力和挑战,像是山峦一般连绵不绝。第三句“气吞鹤表城如玉”用夸张的手法,描绘雪花覆盖城墙的景象,如同白玉般晶莹剔透。第四句“声撼龙宫海欲冰”则把声音的力量提升到了极致,仿佛连大海都在为之颤抖。最后一句“不夜与天为汗漫”,表达了不论昼夜,天空始终明亮如常。整首诗以雪为媒介,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