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无术效仪秦,堪叹先生一剑贫。
谈到薛文焚券事,方知豪杰异常人。

【注释】

前诗子:指作者,子勤。连和七章:指作者的七首和诗。或:或者。首句:第一句。秦字难押:秦字是“秦”的繁体,难于押韵。援笔泛及故事:援笔即提笔,泛涉是指涉及广泛。典故:这里指古代的典故、故事。不觉其言之长:没有感觉到说了很多。纵横无术效仪秦:纵横术是战国时期苏秦、张仪等人运用的游说之术;仪秦是秦国人。效,仿效。纵横无术即无法施展纵横家的权变手段。堪叹先生一剑贫:堪叹,感叹、可惜。一剑,指用剑,也比喻文才。一剑贫,意谓用剑的本领并不高超,因此只能贫穷。谈到薛文焚券事:薛文是西汉末年人。焚券事,指《史记·平津侯列传》所载薛县令与债户约好以身作抵押,如不能按时还钱就自烧契券的事。《汉书·平津侯传》:“(薛)季孟为县令……与贫民约,有能先至息者,为烧其券书。”方知豪杰异常人:方知,才知道。异常人,非凡出众的人。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七律中的第七首,也是七律中的第一首。全诗写尽了纵横家之术的无能,从而表现了作者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自己无法施展纵横家的权变手段的无奈,后两句写自己对英雄豪杰的景仰之情。

前两句写纵横家之术的无能。纵横家,即合纵连横之策的倡导者,他们以游说为业,善于运用各种策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纵横家之术在战国时代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为战国时代的国家实力有限,很难满足纵横家的要求,所以纵横家之术很难施展。诗人以“纵横无术效仪秦”开篇,就是对纵横家之术的无力的讽刺。“仪秦”,即张仪、秦,是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

后两句写英雄豪杰之不凡。诗的后两句直接点出主题,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谈(议论)到薛文焚券事,方知豪杰异常人”。薛文是汉代的一位官员,他曾经为了解决债务问题而采取了焚券的做法。这件事体现了他的智慧和魄力,也体现了他在处理事务时的果断和果敢。诗人通过这件事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认为英雄豪杰不同于普通人,他们拥有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能够做出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来解决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