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却千金不帝秦,鲁连怀宝岂为贫。
纲常独振东周末,海内应无第二人。
【注释】
关法:关东地区的一种法令。鸡鸣:指早晨的鸡叫声。幸:希望,侥幸。脱:脱离。何如:如何。高卧:高傲地躺卧,表示不屈的态度。北窗:古代北方多用铜做窗户,所以称北窗。贫种瓜一片青门地头白能来有几人:种瓜的人很多,但真正能获得好的收成的人却很少。青门:长安城东面北门名。“地头”即“地”,指土地。“白”是说种瓜收获少。“有几人”即“有谁”。
【赏析】
此诗是作者《题金陵王处士双松树》组诗的第三首。这首诗主要抒写诗人对统治者不能体恤人民疾苦而沉湎享乐的生活态度十分不满的愤激情绪,同时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开头两句,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抛却千金不帝秦,鲁连怀宝岂为贫。”意思是:我宁愿抛弃千金去追求自由幸福,也决不苟且偷安、随波逐流。“帝秦”指做皇帝,这里比喻做统治者。“不帝秦”即不去做统治者。这两句表明诗人对统治者的强烈反感和鄙弃。接着写诗人的高远志向和豪迈气概,“纲常独振东周末”一句,以“纲常”代礼教,以“东周”代周王朝,言在东周礼崩乐坏之时(指春秋战国之际),惟有孔子倡导的“纲常”(即礼教)得以独存,而其他诸子百家之学皆已消歇无闻。这就表明了诗人要振兴儒学,恢复儒家的纲常道德秩序的决心。末句“海内应无第二人”,则是说天下只有他才能担当起这一重任。这两句表现出诗人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
中间两句,诗人从正面回答了上面提出的问题,进一步阐明自己不为富贵所动的思想。“抛却千金不帝秦”,表明诗人对金钱财富的追求并不执着,即使拥有万贯家财他也决不为之动摇、动摇心志。“鲁连怀宝岂为贫”一句,则说明诗人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并非出于贫穷之故。鲁连是战国时代齐人鲁仲连,曾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嬴政的刺客。诗人在这里借鲁连之名,表达自己虽身处贫困,但绝不屈膝于权贵,甘愿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高尚情操。这两句是说:我之所以抛却千金不做帝王,并不是因为我贫穷,而是我宁死也不做那种苟且偷安、随波逐流的亡国奴。这两句既表明了诗人的高尚节操,又表达了他对黑暗统治的憎恶。
最后两句,诗人从反面写来,指出在当时社会上,像他这样有志之士实在难得。“海内应无第二人”一句,意谓天下能有和他同样志趣的人实在太少了。这两句话既是对前面两句的补充,也是对前面两句的反诘。它表明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统治的极端愤慨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
全诗通过抒情议论,抒发了诗人对统治者不能体恤人民疾苦而沉湎享乐的生活态度十分不满的愤激情绪,同时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