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丁丁山径通,林深长觉昼冥蒙。
栋梁自挟扶舆气,斤斧全收造化功。
莘野谩耕十亩雨,渭川空钓一丝风。
谁知作楫为林者,只在商岩版筑中。
樵云
伐木丁丁山径通,林深长觉昼冥蒙。
栋梁自挟扶舆气,斤斧全收造化功。
莘野谩耕十亩雨,渭川空钓一丝风。
谁知作楫为林者,只在商岩版筑中。
注释:
- 伐木丁丁(dīnī):形容砍伐树木的声音,这里指砍伐林木的劳作。
- 冥蒙:昏暗不明。
- 栋梁(dòngliáng):房屋的正梁和横梁,比喻重要的支撑。
- 扶舆(fúyí):指天地间的元气,也用来比喻国家、民族的命运。
- 莘野:即莘野之地,这里泛指田野。
- 渭川(wèichuān):渭水之畔,这里泛指南方水乡,也泛指田园。
- 作楫为林者:指那些从事农耕或林业工作的人。楫,船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林生活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山林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农民和林业工作者辛勤劳动的赞美。
诗人描绘了山林中伐木的声音和林深昼暗的情景。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山林的幽静和神秘,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在山林中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
诗人描述了农民在山林中的生活。他们自持“栋梁”之气,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将山林中的树木砍伐下来,创造出美好的家园。这种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体现了农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诗人又描绘了农民在农田中耕种的场景。他们在田野上辛勤耕作,收获着十亩的雨水,象征着农民们对土地的感恩和珍惜。这种勤劳的耕耘,不仅带来了粮食的丰收,也给农民带来了生活的富足。
诗人以渭水之畔的渔夫为例,描绘了农民在渔业活动中的辛勤劳动。虽然他们的努力只是捕捉到了一丝风,但这也足以证明农民们对渔业的贡献。这种对农民工作的认可和尊重,也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一种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农田和渔民生活的描述,表现了农民们在大自然中的辛勤劳作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