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竹萧萧暗水鸣,朝暾奕奕耿残星。
繁花无处分南北,明月何时厌死生。
石树裹云长自湿,日华映雨半边晴。
霜晨露夕长来往,几度携琴鼓再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题为《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七 梅暾石》。

译文:
竹林中传来萧萧的风声,水面上传来潺潺的水声。朝阳在天空中闪耀,照亮了残星。繁花无法分配南北,明月何时才能满足生死?石树包裹着云朵,长出苔藓,自然总是湿润。日光照射下的雨滴半边晴朗。霜晨露夕中长来来往,多少次拿起琴鼓再次前行。

注释:

  1. 篁竹萧萧暗水鸣:篁竹,指竹林中的竹子。萧萧,形容风吹竹子的声音。
  2. 朝暾奕奕耿残星:暾,太阳的光。奕奕,明亮的样子。耿,照耀。
  3. 繁花无处分南北:繁花,这里指的是花。分,划分。南北,指东西方向。
  4. 明月何时厌死生:明月,这里指的是月亮。厌,满足。死生,生命和死亡。
  5. 石树裹云长自湿:石树,指石头上的树木。裹,覆盖。云,云气。
  6. 日华映雨半边晴:日华,指太阳的光芒。映,反射。雨,雨滴。
  7. 霜晨露夕长来往:霜晨,早晨的霜。露夕,晚上的露水。来往,来回移动。
  8. 几度携琴鼓再行:几度,多次。携琴,带着琴。鼓行,行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水面、石树、云朵、阳光、雨滴等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