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道出邛僰,百里弥箐林。
俯行不见日,刺木郁萧森。
伏莽有彝獠,巢枝无越禽。
根盘三岭险,气接西蕃深。
银山雪夏白,金沙岚书阴。
主恩畀良帅,时平靖蛮心。
风威所播洒,瘴地空毒淫。
愿言辟南徼,蔽以树棠阴。
【注释】
西蕃箐:指今贵州西部一带的山林。
西道:指从四川入贵州的道路,即蜀地通往云南的交通要道,也称“南诏道”。
邛僰(qióngbó):邛崃山,在四川省西部,峨眉山东侧。僰(bó)山,在云南省北部,是古代蜀西南边境上的一座高山。
百里弥箐林:意思是说在一百里以内都是森林。
刺木:树木名。
伏莽:密林。
彝獠(yílǎo):古代对住在深山中的少数民族的一种称呼。
巢枝:鸟窝树枝。
根盘三岭险:指树根盘绕三座高山。
气接西蕃深:指树木生长在深山之中。
银山:山名,在今贵州省毕节县东境。雪夏白:指山上积雪到夏天仍然洁白如雪。
金沙:指金沙江,在今四川省与云南省之间。岚书阴:指江边的山崖上雾气蒙蒙。
主恩:皇帝的恩泽。
良帅:贤能的将帅。
时平:指当时天下太平。
瘴地:毒气弥漫的地区。
南徼(jiáo):南部边陲地区。
蔽以树棠阴:意思是说用树木遮蔽南方边陲。
棠阴:树木的阴影,这里指树荫。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词,作者送别友人出川,经过西蕃箐,写下这首送别的词。首联写送别之时,诗人远望西蕃路,只见茂密的丛林;颔联写进入山林后不见阳光,四周苍郁幽深;颈联写进入山林之后,发现有少数民族居住,没有飞禽走兽;尾联写经过这片山林后,希望友人能够治理这片蛮荒之地。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