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拟芙蓉佩,终焉挂寂寥。
百年多事始,千里一身遥。
巢燕惊华屋,鞲鹰望碧霄。
苍苍丛桂树,愁绝小山招。
五月廿日
不拟芙蓉佩,终焉挂寂寥。
百年多事始,千里一身遥。
巢燕惊华屋,鞲鹰望碧霄。
苍苍丛桂树,愁绝小山招。
注释:
五月廿日:即端午节。古代以五月五日为端午节,民间有悬挂艾草、菖蒲等驱邪避疫的习俗。
不拟芙蓉佩:不想要佩戴像荷花一样的饰品。芙蓉佩,指女子佩戴的饰物。
终焉挂寂寥:最终悬挂在空旷的地方,表达寂寞之感。
百年多事始,千里一身遥:人生百岁,开始时总是充满琐事,而远行万里,独自一人行走。
巢燕惊华屋:燕子筑巢于屋檐之下,被惊动后飞走,比喻家中有喜事,而外面的人却感到意外或惊讶。
鞲鹰望碧霄:用鞲鹰比喻追求高远目标的人。鞲鹰,即鹰的嘴套,用于驯服和控制鹰。
苍苍丛桂树,愁绝小山招:桂花丛中的树木苍翠欲滴,令人感到忧愁。小山上的树木也让人感到悲伤,因为它们代表着离别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端午节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慨的诗作。诗人通过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百岁的感慨,以及对远离家乡、独自远行的无奈和孤独感。同时,诗人也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