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好常违俗,孤清且自成。
食苗维皎皎,止棘信营营。
莫为虚名误,宜因微罪行。
何思复何虑,吾道付神明。
【注释】
吾道:我的志向。
常:常常。
违俗:违反世俗。
众好:众人的好恶。
孤清:孤独高洁。
成:成性。
皎皎:洁白的样子。形容苗子长势良好,没有被害虫吃掉或被人为破坏。
止棘(jí):阻止荆棘生长,比喻消除祸害。信营营:信,相信;营营,指纷扰、杂乱。形容荆棘丛生。
虚名:虚假的名声。
微行:微薄的德行。
何思复何虑:思考什么?忧虑什么?
吾道付神明:我把我的志向寄托在神灵身上,希望神灵保佑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追求道德操守与人生理想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偏见的不满,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首联:“吾道众好常违俗,孤清且自成。”诗人以“吾道”开头,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与信念。诗人认为,大多数人总是追求名利和地位,而忽视道德和品行。而作者却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独自成性,不受世俗的影响。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偏见的不满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颔联:“食苗维皎皎,止棘信营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他种植的庄稼长势良好,没有被害虫吃掉或被人为破坏。同时,他种植的荆棘也得到了清除,没有了纷扰和杂乱。这一联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勤劳和智慧。
颈联:“莫为虚名误,宜因微罪行。”诗人提醒人们不要为了虚名而误入歧途,要注重德行和品行。他认为,只有通过微小的德行和行为,才能实现伟大的理想。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道德观念和人生态度。
尾联:“何思复何虑,吾道付神明。”诗人表示,只要坚定自己的志向和信念,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思考和行动。他把这种志向和信念寄托在神灵身上,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神灵的信仰。
【译文】
我的志向是追求道德操守与人生理想,不为世俗所动,独自成性。
庄稼长得茁壮,没有被害虫吃掉或被人为破坏;荆棘被清除干净,没有了纷扰和杂乱。
不要为了虚名而误入歧途,要注重德行和品行。
思考什么?忧虑什么?把这种志向和信念寄托在神灵身上,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