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桓邝将军,民社当自重。
但愿贼扫除,勿遣民倥偬。
居民苟一空,城存复何用?
此理君固知,丁宁为君诵。

【注释】桓桓:雄壮的样子。邝将军:指唐朝将领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字建及,小字亚子、仁卿,本姓安,晋王李克用养子,唐末为河东节度使,封梁王。元帅:指李存勖。郴州:今湖南永兴县。十首:十首诗,这里指十首诗的序言。

这首诗是作者在送别朋友回乡时写的,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期望。

【赏析】

这是一首送人归里的诗。李存勖,本姓安,晋王李克用的养子,少年时曾因事得罪了父亲,被流放至洛阳。后晋出帝任他为振武节度使,又徙镇幽州。天佑元年(904)四月,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称帝,国号大燕,改元同光,史称后唐。此诗即写于此时。

“桓桓邝将军”,开头两句,诗人以赞美的口吻,热情地向邝将军致意。

“民社当自重”,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作为一方百姓的首领,应当自己珍重。这里的“民社”是指地方上的民众或社会。“当自重”,也就是应当自己珍重,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影响当地的安宁。“但愿贼扫除”,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希望敌人能够彻底地被消灭。这里的“贼”指的是敌人。“勿遣民倥偬”,意思是说,不要因为战争而导致人民的生活变得非常艰难。这里的“倥偬”指的是忙碌、辛苦。

“居民苟一空”,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地方的居民都被迫离开,那么这个城市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这里的“居民”指的是当地的居民。“城存复何用?”意思是说,即使城市还存在,又有什么用呢?这里的“用”指的是用途或价值。

“此理君固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这个道理你当然知道。这里的“理”指的是道理、规律或法则。

“丁宁为君诵”,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要再三叮嘱你,一定要记住这个道理。这里的“丁”指的是叮咛;“诵”指的是诵读、念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