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高峰下,相从蹑屐来。
攀崖行觅草,欹石坐传杯。
半岭开琼观,中天倚玉台。
吴门应系马,有客岱宗回。

解析:这是一首描述登山望远,与朋友相聚饮酒的诗。首句描述了山峰的缥缈和诗人攀登的过程。颔联通过描写攀崖觅草、倚石饮杯等细节,展现了与友人的亲密关系,以及登山的艰难过程。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象,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文人的雅兴。尾联则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到来就像岱宗一样重要。

  1. 诗句解读
  • “缥缈高峰下”: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仙人居住的地方。
  • “相从蹑屐来”:指诗人与朋友一起爬山,用鞋印记录旅程。
  • “攀崖行觅草”:在山上攀爬时寻找野草,可能用于解决口渴的问题。
  • “欹石坐传杯”:在倾斜的石头上坐下,边喝酒边交谈。
  • “半岭开琼观”:山的一半区域像琼台玉阙,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 “中天倚玉台”:站在山顶可以看见天边如美玉般的平台,形容视野开阔。
  • “吴门应系马”:在吴地应该要停下来休息并拴住马匹,表示旅途的劳顿。
  • “有客岱宗回”:有客人从泰山归来,比喻朋友如岱宗(泰山)般尊贵。
  1. 译文
    子愿饮天柱峰下赠吴人薛文学南旋,
    在缥缈的高峰下,我们一同踏上了攀登之旅,
    沿着山路行走,寻找野草解渴;
    我们在一块倾斜的石头上坐着,一边品酒一边畅谈。
    半山腰的景致犹如琼台玉阙般美丽,
    山顶的视野开阔,仿佛可以看到天边的玉台。
    吴地的门户应当是一处休憩之地,
    我们中有位贵客从泰山回来了。

  2.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快心情。首句“缥缈高峰下”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描绘了一幅高山流水的美景,为下文的叙述铺垫了背景。诗人与友人在攀登过程中相互扶持,共同体验生活的艰辛与美好,同时也体现了友情的深厚。诗中的自然景色如琼台玉阙、半岭琼观等,不仅生动形象,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最后一句“有客岱宗回”,将友人比作泰山,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和珍视。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自然的壮美,也反映了人际关系的温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