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行尽到长安,抵掌论兵发指冠。
厌见羌夷秋入塞,愁闻汉将夜登坛。
黄金结客垆头尽,短铗成歌马上弹。
欲笑当年吴市隐,沉沦空作岁星看。

胡竺西山人游塞上入都坐谈边事

胡竺是唐代诗人,字子安。他生活在唐朝,曾在长安(今西安)居住过一段时间。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长安时写的,表达了他对边疆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追求。

九边行尽到长安,抵掌论兵发指冠。
九边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九个边防地区,每个地区都有一个名称。长安是当时的首都所在地。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到达长安后,与朋友一起讨论边疆问题的情景。他们谈论着边塞战事,甚至到了头发都要竖起来的地步。

厌见羌夷秋入塞,愁闻汉将夜登坛。
羌夷是指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这里用来形容边疆地区的敌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敌人入侵的厌恶和担忧。汉将则是指汉朝的将领们,夜登坛是指在夜晚举行军事会议或祭祀活动。诗人感到忧愁,因为他们在夜间登坛作战,这暗示了战争的艰苦和危险。

黄金结客垆头尽,短铗成歌马上弹。
这句诗中的“黄金”可能是指战利品或者财富的象征。“结客”是指结交朋友,这里指的是结交了一些有才能的人。“垆头”可能是指一种卖酒的场所,也可能是指一个酒馆或者小客栈。“短铗成歌”则是指用剑作乐,这里的短铗可能是指随身携带的武器。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战斗气氛的场景,人们在战场上结交朋友,享受音乐和生活。

欲笑当年吴市隐,沉沦空作岁星看。
这句话中的“吴市隐”可能是指吴地的隐士,即隐居于吴地的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隐士生活的怀念和感慨。他们曾经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而现在却陷入了困境,像一颗被遗忘的星星一样沉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安时的所见所感。他对于边疆战争的忧虑、对和平的追求、以及对过去隐士生活的怀念,都深深地刻画在了诗句之中。通过对比过去的隐士生活和现在的战场环境,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他也展示了自己在战争中的坚韧和勇气,以及在战场上结交朋友、享受生活的经历。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经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