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心事未曾违,黄石春深长蕨薇。
漫忆封章传画省,虚惭经术侍彤闱。
山中姓字无荣辱,天上风云有是非。
为谢故人多记念,白头已老薜萝衣。
【注释】
- 吴少溪:人名。宫录:指官衔。
- 黄石:《史记·留侯世家》:“黄石公曰:‘素藏书中,当世英雄,安在哉?’留侯曰:‘汉高祖也。’”这里以黄石代指汉高祖刘邦。
- 长蕨薇:长满蕨草和薇菜。
- 封章传画省:指皇帝下诏让画家绘制画像。
- 经术侍彤闱:指孔子曾侍于鲁君,后为天子师。
- 山中姓字无荣辱:意谓隐居山林,不受世俗荣辱。
- 天上风云有是非:意谓天帝有旨令,人间的是非自有定数。
- 故人:老朋友。
- 白头已老薜萝衣:意谓头发变白,已到垂暮之年。
【赏析】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这是一首自叙诗,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以及对自己清高品格的自豪和自信。全诗抒发了作者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和不随俗浮沉的人生态度。
首联:“十年心事未曾违,黄石春深长蕨薇。”
“十年”即十二年,从元祐四年(1089)到绍圣四年(1097),整整十二年的时间,是诗人被贬谪期间,这中间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心事未曾违”,就是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黄石”,典出《史记·留侯世家》:“留侯从上(高祖)起丰沛(今江苏徐州),攻反秦军,未尝败北,攻秦将王离军,降其车骑。……与语,亚父(范增)时时有短长(批评意见)视之。卒以此得脱身。……黄石公曰:‘素藏书中,当世英雄,安在哉?’留侯曰:‘汉王亦一勇夫耳。’乃解符印,委而归之。……于是韩王成相国;……至留侯为太傅”。这里借“黄石”来比喻汉高祖刘邦,说自己虽身处逆境,但始终如一,没有背离自己的意志。
颔联:“漫忆封章传画省,虚惭经术侍彤闱。”“漫忆”,随意回想。“封章”,封存的奏章。据《宋史·苏轼传》载: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罗织罪名,下狱入狱三年零八个月,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画省”,指翰林院,唐时称门下省为“画省”,故翰林院又称“内画省”。苏轼曾自谓:“吾侪未识画工之才,而画工之材则过吾侪远甚。”可见他自谦之意。“经术”,经学。“侍彤闱”,侍奉朝廷。“彤闱”,皇宫的门,用来形容帝王居所。“虚愧”,惭愧。诗人回忆往事,想起当年在朝廷做官的日子,不禁感到惭愧。
颈联:“山中姓字无荣辱,天上风云有是非。”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在这里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政治形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山中”句,诗人把自己比作隐士,说隐士生活在深山之中,不受世俗荣辱的束缚。“天上”句,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天帝的旨意联系在一起,认为自己的命运如同天上的风云一样,自有其规律,无法改变。这里表现的是诗人在政治上失意之后,依然保持自己清高的性格和独立的人格。
尾联:“为谢故人多记念,白头已老薜萝衣。”这两句是全诗的结末,诗人向朋友表示感谢,因为有了他们的回忆和帮助,才能度过艰难岁月。“白头已老”句,写诗人的头发都变白了,已经到了晚年。这一句是诗人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概括,同时也是对自己一生清高品质的肯定。“薜萝衣”出自屈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请你们记住我的姓名字号吧。我虽然已经老了,但是我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清高的节操。
这首诗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的春天写的,他在这首诗中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