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白枫林菊有华,转从寒水望蒹葭。
千秋共会呼嵩礼,九月初回上汉槎。
箧里明珠来照夜,帆前紫气过成霞。
江干不是淹留地,到日词头已进麻。

这首诗是诗人在叶台山宗伯舟次时,收到宗伯舟次的诗后所写的酬答诗。全诗以“叶台山”为题,抒发了诗人在异乡他乡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露白枫林菊有华,转从寒水望蒹葭。”

这里的关键词是“露白”、“枫林”、“菊有华”,分别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气氛。霜白的枫叶、盛开的菊花,还有那寒水上的芦苇,都给人一种深深的秋意。而“蒹葭”则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一种遥远的距离和无尽的思念。

第二句:“千秋共会呼嵩礼,九月初回上汉槎。”

在这里,“千秋”指的是时间的长久,而“呼嵩礼”则是指古代的一种礼仪,代表着一种庄重和尊敬。而“九月初回上汉槎”则是一种神话传说,据说天河中有一只神龟,每年九月初一回到天上的星汉之中,象征着团圆和相聚。

第三句:“箧里明珠来照夜,帆前紫气过成霞。”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有“箧里明珠”和“帆前紫气”。这里的“明珠”代表着诗人心中的希望和梦想,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样,照亮了黑夜。而“紫气”则是古代的一种祥瑞之兆,代表着吉祥和好运。

第四句:“江干不是淹留地,到日词头已进麻。”

这里的关键词是“江干”和“进麻”。江干是一个地名,代表着诗人所处之地。而“词头已进麻”则是一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时间,就像一根麻线被拉得很长一样,而“进麻”则是一种生活状态,代表着一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赏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神话传说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即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