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执手碧山阿,剩有心期对薜萝。
只拟麒麟当日画,不疑鸲鹆去时歌。
平生倡和笺常满,别后封题字未磨。
垂老自怜知友尽,几回悲泪洒流波。

【注释】

碧山:指青翠的山峰。薛萝:薜荔,一种植物。传说中为神仙所居。

只拟麒麟当日画,不疑鸲鹆去时歌:想当年你画麒麟的时候是那样栩栩如生,而如今你离去的时候歌声也变得苍老无力了。

笺常满:经常有诗作。

别后封题字未磨:分别后寄给你的信还没有磨墨就寄走了。

垂老:指老年。自怜:自己怜悯。知友:旧交或知己的朋友。几回:多次。悲泪洒流波:悲伤地泪水洒在水波上。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前四句回忆冯宿与自己的交往和离别的情景,后四句抒发诗人对冯宿的怀念之情。

冯宿,字仲卿,河南府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人,元和初年进士、尚书左丞冯宿的侄孙。大和七年(832),以太常博士召试,授集贤殿学士;九年(835),拜中书舍人。大中间任翰林学士。文宗即位后,历任兵部、吏部侍郎,兼御史大夫等职,累迁礼部尚书,判度支、户部事,又充东都留守,检校司空,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大学士。宣宗大中二年(848),改太子少师,罢相;三年(849),复拜太尉。四年(850),去世。

冯宿为人“雅正有器度”,为官刚直不阿,敢于直言,为时人所敬仰。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回忆往事,后四句抒发思念之情。

首句“前年执手碧山阿”回忆两人在碧山相遇时的情形,表现二人相识相知的经过和深厚情谊。次句“剩有心期对薜萝”,回忆起当初两人相识时的心情。“心期”,即心意相投,情意相通。“对薜萝”,即指在山间采摘薜萝草,以供药用。“心期”与“心期”重复使用,表明诗人对这段往事的追忆和思念之情。三四两句“只拟麒麟当日画,不疑鸲鹆去时歌”,回忆当初冯宿绘画麒麟的情景,同时表达自己对冯宿的深情厚谊和对他的美好祝愿。“只拟麒麟当日画”,即指当年你画麒麟的时候是那样栩栩如生。“不疑鸲鹆去时歌”,指如今你离去的时候歌声也变得苍老无力。

五六两句“平生倡和笺常满,别后封题字未磨”,回忆与冯宿交往时的情景。“倡和”,古代文人之间相互唱和诗词的活动。“笺”,书信。“倡和笺”,指写给冯宿的书信;“封题”,指将书信密封并贴上邮票。“字未磨”,即指冯宿离开后,信尚未封好。这两句回忆从前两人交往时的亲密情景:“一生倡和笺常满”,指一生中写诗作词给冯宿的信件很多;“别后封题字未磨”,指分手后书信还未曾寄出,但字迹已磨得模糊不清了。

七八两句“垂老自怜知友尽,几回悲泪洒流波”,回忆自己一生交友的情况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深。“垂老”,指年纪已高。“自怜”,指自己感到可怜。“知友尽”,即知音好友都已离世。“几回”,多次。“悲泪洒流波”,指因悲伤而泪落如雨,洒在流水之上。

此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冯宿深切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