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姬鲁国女,作嫔仪宋宫。
委身殉烈焰,名与天壤终。
伊谁嗣良轨,请歌贞媛风。
淑灵禀鸿造,典训开儒宗。
生年汶阳里,远嫁梁园东。
君子秉明谊,德心协所崇。
瑟琴谐雅调,环琯多庄容。
嬿婉未及竟,陨弃号苍穹。
秋霜激素质,朝日明丹衷。
和丸佐儿诵,停杼代儿舂。
日永非在夏,宵长非在冬。
奄忽岁年迈,拮据堂构隆。
永怀背堂念,不受清台封。
贞如幽涧柏,含翠凌高空。
皎如旋渊玉,吐耀干长虹。
母师飨嘉号,女史图芳踪。
一为凫鹄叹,感慕何时穷。

【注释】

  1. 伯姬:即周幽王之妃褒姒。鲁国女,指鲁庄公的女儿,即鲁夫人。作嫔仪:成为王后的嫔妾。宋宫:指宋国的宫殿。2. 委身:为爱情而牺牲。殉:在祭祀时以死相殉。烈焰:烈火。3. 名:名声。天壤:天地。终:尽。4. 伊:句中语气词。嗣:继承、继嗣。良轨:好的榜样。5. 淑灵:贤良的资质。禀:承受。鸿:大。造:成,造就。6. 典训:典范的教训。开儒宗:成为儒家学派的宗师。7. 生年:出生年月。8. 远嫁:远离家乡,嫁到远方。梁园东:梁国(今河南商丘一带)的东方。9. 君子:指丈夫。秉:持,执守。明谊:光明正大的情谊。10. 德心:品德。所崇:所崇尚的。11. 瑟琴:古代乐器。雅调:高雅的音乐。调:曲调。12. 环琯:古代音乐器,用玉或铜制成。多庄容:充满庄重的表情。13. 嬿婉:指夫妻恩爱。未及:来不及。14. 陨弃:坠落死亡。15. 秋霜:秋天的霜,比喻年老色衰。激素质:指肌肤如白霜般老化。16. 朝日:早上的太阳,喻指年轻。17.和丸:调和药丸,比喻调治身心。佐儿诵:辅助孩子诵读诗书。18.停杼:停止纺线织布。代儿舂:代替孩子去舂米。19. 日永:日子延长,形容时光流逝。非:不是。夏:夏天。冬:冬天。20.奄忽:忽然。岁年:年龄。21.拮据:窘迫困顿的样子。堂构:房屋建筑。隆:高大宏伟。22.背堂念:指思念父母之情。23.清台:高高的祭台。封:受封,指拜官授职。24.贞如:如同……一样。幽涧柏:深山里挺拔的松树。25.皎如:明亮如。旋渊玉:转动时像旋涡中的玉璧。干长虹:与长虹相连。26.母师:母亲和老师。飨嘉号:受到美好的称号和赞誉。27.女史:女子史官。图芳踪:记载美丽的事迹。28.一为:一旦,一次。凫鹄叹:指感叹自己的身世遭遇。29.感慕:感慨爱慕。穷:尽头,这里指无休止的哀思。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全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死者生前的品貌才艺、德行操行以及死后的凄苦境遇的叙写,表达了作者对亡妻鲁夫人深深的怀念之情,并对其不幸的人生命运表示了哀悼。
    开头两句“伯姬鲁国女,作嫔仪宋宫”,点明妻子的身份及其为妻子在宋国皇宫内担任嫔妃的地位。“作嫔仪”是妻子的职责,也是她的生活内容所在,这两句交代了妻子身份地位的基本情况,也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接着“委身殉烈焰,名与天壤终”两句,描绘了妻子在火灾中献身的情景,以及最终化为灰烬、无法复生的悲惨命运。《礼记·檀弓下》云:“子有疾矣,某不及闻兹言也。”《孟子·离娄上》云:“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斯天下之动皆已系之矣。”此诗前两句即是从“放”与“放心”的角度来写妻子的。所谓“放”,就是将妻子交给别人管理,让她处于他人的控制之下,失去了自主的权力;所谓“放心”,就是对他人的信任,认为他人会照顾好妻子,使妻子得以保全自己。《礼记·檀弓上》云:“吾乡为戮于夫子,不唯不达时宜,乃与乡人焉!”此诗后两句则是从“达时宜”的角度来写妻子的。所谓“达时宜”,就是指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知道如何应对各种社会现象,从而能够妥善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伊谁嗣良轨,请歌贞媛风”两句,是对妻子生前品德的肯定和赞美。“嗣良轨”,继承好的风尚;“歌贞媛风”则是歌颂妻子的美德。
    接下来“淑灵禀鸿造,典训开儒宗”两句,是对妻子的才情和学识的肯定。“淑灵”是美好、贤惠之意;“禀鸿造”是接受良好的教育;“典训开儒宗”则是说妻子善于学习,懂得礼仪,并且能运用这些知识,开创儒家学派的先例。
    接下来的八句,主要是对妻子一生经历的概括性叙述。“生年汶阳里,远嫁梁园东”两句,描述了妻子的出生地和出嫁地,以及出嫁的时间和地点。“君子秉明谊,德心协所崇”两句,是对妻子品德的进一步肯定。“君子秉明谊”是指妻子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明辨是非,坚守原则;“德心协所崇”则是说妻子的品德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接着“瑟琴谐雅调,环琯多庄容”两句,是对妻子音乐修养的赞美。“瑟琴谐雅调”是指妻子擅长弹奏瑟琴等高雅的音乐;“环琯多庄容”则是说妻子弹奏时神情庄重,充满了严肃认真的态度。
    最后两句“嬿婉未及竟,陨弃号苍穹”两句,是对妻子人生悲剧的总结和感慨。“嬿婉”是恩爱的夫妻相处状态;“未及竟”意味着这种恩爱并没有持续到底;“陨弃号苍穹”则是说妻子最终因为某种原因而坠入死亡的深渊,无法逃脱这个残酷的现实。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通过回忆妻子生前的经历和品行来表达对亡妻深深的缅怀之情,并对其不幸的人生命运表示了哀悼。全诗语言简练、质朴而不失文采,情感真挚而深沉,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厚意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