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西山道,还顾重城阙。
皇居丽以佳,侯王多阀阅。
国典盛衣冠,军容陈斧钺。
鸡鸣内殿朝,日宴宾徒谒。
楚舞奏方阑,齐讴声未歇。
允兹七贵里,执手忱可热。
四郊既多垒,九土灾孔烈。
肉食何委蛇,忧时在岩穴。
旨哉周任规,陈力乃就列。

【注释】

君子有所思行:意谓有志于仕。

登彼西山道,还顾重城阙。

登:登山

重:重叠。指重重的宫门,也比喻京城。

皇居丽以佳,侯王多阀阅。

皇居:皇宫。丽:美丽。以:用。佳:美好。阀阅:指世族豪门。

国典盛衣冠,军容陈斧钺。

国典:国家典制。盛:盛饰。衣冠:古代士人的礼服和服饰。

陈:陈列。斧钺:古代兵器。

鸡鸣内殿朝,日晏下庭谒。

鸡鸣:指天刚破晓时分。内殿:宫中。朝:早晨上朝。

谒:拜见。

楚舞奏方阑,齐讴歌未歇。

奏:献艺。阑:尽。齐讴:齐国的音乐。

允兹七贵里,执手忱可热。

此:指上述的贵族子弟。执手:握手。忱:诚恳。可热:非常热切。

四郊既多垒,九土灾孔烈。

四郊:四方边境。多垒:指边防工事密集而坚固。九土:九州大地。

灾孔烈:灾害极为严重。

肉食何委蛇,忧时在岩穴。

肉食:指权贵们。委蛇:游移不定的样子。忧时:担忧国事。岩穴:山中的洞穴。

旨哉周任规,陈力乃就列。

周任:人名,周穆王时大夫。陈力:施展才能。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统治者骄奢淫乐、沉溺酒色的诗。全篇借对统治者的揭露讽刺,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要求改革现实、实现理想的政治理想和高尚情操。

“登彼西山道,还顾重城阙。”诗人登上西面高峻的山峰,回首眺望层层叠叠的宫墙,这里暗含着诗人要攀登险阻的艰难,以及他对于富贵荣华的淡薄之情。“皇居丽以佳,侯王多阀阅。”“皇居”即皇宫,“丽以佳”表明皇宫富丽堂皇。“侯王”指诸侯王公贵族,“多阀阅”说明这些贵族世代繁衍,门第显耀,家世显赫。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贵族豪强倚仗权势骄横不法的实质。“国典盛衣冠,军容陈斧钺。”“国典”指国家典章制度,“军容”指军事纪律与装备。“盛”“陈”二字突出了这些制度的庄严与完备。“国典”、“军容”之盛,正是为了维护贵族豪强的利益。然而,当黎明到来,人们纷纷上朝之时,那些贵族豪强却躲在宫殿深处享乐;到了傍晚,他们又出来拜客应酬,其逍遥自在的情景可见一斑。“鸡鸣内殿朝,日晏下庭谒。”“鸡鸣”是天色微明,“内殿”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朝”是上朝。“日晏”是太阳偏西,“庭谒”是拜访客人的意思。这句诗写贵族豪强上朝时的丑态,暗示了他们在平时也不忘享受。“楚舞奏方阑,齐讴声未歇。”“楚舞”指楚国的歌舞,“齐讴”指齐国的歌曲。“奏”是演奏,“阑”是结束。“未歇”,表示音乐还在继续。这里写出贵族豪强沉溺歌舞,醉生梦死的生活状况。“允兹七贵里,执手忱可热”。“允兹七贵”指那些高贵的人,“执手”是指握紧双手,“忱”是真诚之意。“热”是热烈,这里用以表现贵族豪强的亲热态度。最后两句写那些权贵们只顾享乐,根本不管百姓疾苦,甚至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四郊既多垒,九州安可塞?”“既”是已经,“既多垒”是说边防工事已经修得很多了。“九州”泛指南北方各国。“安可以塞”?意思是说:怎么能用武力来阻止呢?“肉食何委蛇,忧时在岩穴。”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些权贵们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真是令人厌恶!他们把忧愁都丢到深山岩石之中去了。“忧时在岩穴”与开头两句形成强烈对照。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揭露了权贵们的丑恶嘴脸,并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诗人的政治观点和思想感情,语言明白如话,风格平易自然,充分体现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特点。《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自西周早期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各地区的歌谣,共有一百六十首;《雅》是周王朝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共有一百零五篇;《颂》是为祭拜祖宗、天神及先王而作的宗教性诗歌,共有四十篇。本篇就是《诗经》中的《大雅》篇名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