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海内,同作兄弟看。
一夫向隅泣,满座为无欢。
岂无我衣裳,念尔饥且寒。
岂无我粱肉,为尔不能飧。
群生本一原,有此恻隐端。
胡为自汨没,功利日相残。
辟如同母儿,给之豆与箪。
夺彼以与此,终非心所安。
【注释】
人生四海内,同作兄弟看:人生在天地间,我们都是兄弟。四海之内,指天下人。
一夫向隅泣,满座为无欢:一个人独自坐着发愁落泪,满座的人都不高兴。
岂无我衣裳,念尔饥且寒:难道没有我穿的衣裳吗?我想着你饥饿又寒冷。
岂无我粱肉,为尔不能飧:难道没有我吃的美味佳肴吗?但我却不能给你吃一顿饱饭。
群生本一原,有此恻隐端:众生原本是相同的根源,却有这样同情怜悯的情怀。
胡为自汨没,功利日相残:为什么自己沉沦在世俗之中,利益、功名一天天互相伤害。
辟如同母儿,给之豆与箪: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给予他们豆子和筐子。
夺彼以与此,终非心所安:夺取他们的东西给我,最终不是心甘情愿的接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勉学诗八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儒家的“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为核心,表达了他对于当时社会功利主义盛行、人际关系淡漠的不满,同时反映了他对人们相互关心、彼此扶持的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
此诗开篇便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人生四海内,同作兄弟们看。”人生在天地之间,我们都是兄弟。四海之内,指天下人。诗人用设问的方式提出这个问题,旨在唤起读者对人生的关注。接下来,诗人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一夫向隅泣,满座为无欢”,诗人描绘了一个场景:一个人独自坐着发愁落泪,满座的人都没有欢乐的样子。这既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揭示,也是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紧接着,诗人又提出一个问题:“岂无我衣裳,念尔饥且寒?”难道没有我穿的衣裳吗?我想着你饥饿又寒冷。这是对他人的深深关怀和同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批评:“岂无我粱肉,为尔不能飧?”难道没有我吃的美味佳肴吗?但我却不能给你吃一顿饱饭。这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也反映了诗人对他人生活困境的关切之情。
这首诗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功利主义盛行、人际关系淡漠的不满,同时反映了他对人们相互关心、彼此扶持的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引起读者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一个场景来表达对他人的深深关怀和同情;最后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批评来表达自己的理想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