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祠丛柏迥成秋,麈尾谈天竟日留。
一代文章谁正始,百年樽俎见名流。
君停杜曲花间骑,我学山阴雪后舟。
不是子猷能尽兴,帝城风雨使人愁。

【注释】

萧祠:指萧衍的祠堂。戴伯常:《宋书》卷八十六《谢脁传》:“戴逵,字安道,陈郡阳夏人也。少孤贫,笃志好学,……尝于江边坐,遇一客,问:‘子何来?’逵曰:‘欲游名山,不知生此得不?’客曰:‘吾乃姓顾,字士明,能为《高士传》。子知吾此中人不?’因出其书以观。逵读之,遂留宿。明日,客辞去。逵送之,曰:‘某有片石在吴兴陆县,今当往采之。’客曰:‘我与子有旧,可相随。’于是俱至吴兴。” 后遂称戴逵。

谈天:指谈论天文、地理等学问。

正始:魏文帝曹丕曾建魏国号为“正始”,所以这里指代魏文帝。

百年樽俎:指宴饮之事。

君停杜曲花间骑:指杜甫《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骑驴三百钉,新语云未已”。

雪后舟:指孟浩然《夜泊牛渚怀古》诗中的诗句:“夜半独惆怅,潜魂归故乡。故国犹朝发,新亭泪满裳。”

子猷:指王献之。据《晋书·王献之传》载:“(王献之)尝从会稽还,经吴门,见宗人问起居。及至,宾客十余人都,献之大喜,命取石榴酒。石榴裙色赤,仍摘最大者。时方春末夏初,宾主皆欢,俄而风雨暴至,数人奔走。文度起如厕,视诸客何不在。唯笑然在屋上,意甚逸乐。既去而出,云:‘颇尽所携,共推作主人。’因就井栏饮。”

帝城:指京城长安。

【赏析】

这首酬答诗是诗人戴伯常给友人戴逵所写的一首赠诗。诗中赞美了戴逵的学识与才华,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首联写戴逵访戴时的情景。“萧祠丛柏”一句,用笔极细。萧衍建立的是南齐王朝,他的庙宇就在南齐首都建康城内,即今天的南京。“成秋”则是指秋天到来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萧衍的祠堂四周长满了柏树,秋天来了,萧祠显得更加幽静。“麈尾谈天竟日留”一句则是形容戴逵谈吐不凡,博学多才。

颈联两句是对戴逵文章和人品的赞美。“一代文章谁正始?”是说:在一代之中,谁是文章的开创性人物呢?“百年樽俎见名流”,意思是说:在百年以来的饮酒宴会之中,谁是名流显贵呢?这两句诗既是在赞美戴逵的文章成就,又是在表达对他的人品的赞赏。“君停杜曲花间骑”,这句的意思是说:你停在杜曲的花下骑马休息。“我学山阴雪后舟”,意思是说:我学习山阴雪后的船。“学”字在这里用的是双关的含义。“山阴”指的是浙江绍兴的山阴县,也就是现在的绍兴市。“雪后舟”则是指孟浩然《夜泊牛渚怀古》中的诗句:“夜半独惆怅,潜魂归故乡。故国犹朝发,新亭泪满裳。”这里的“雪后舟”就是借用了孟浩然这首诗中的意境。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不是子猷能尽兴”,这是诗人对戴逵的称赞和期望。“帝城风雨使人愁”,则是诗人对戴逵的美好祝愿和期许。这里的“帝城”指的是京城长安。

整首诗语言流畅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