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值幽园字辟疆,群公多暇此传觞。
蒲香可是余端午,竹色将无胜洛阳。
僧眼细分红叶水,仙踪深掩白云乡。
莫愁归骑天街暝,新月纷纷已过墙。
端阳后一日薛鸿胪邀宗伯二司寇司农游武氏园即事
偶值幽园字辟疆,群公多暇此传觞。
蒲香可是余端午,竹色将无胜洛阳。
注释:在端阳节的第二天,薛鸿胪邀请我和其他官员一起游览武氏园,这是一处幽静的园林。我们在这里相聚,共同畅饮美酒,欣赏美景。
蒲香可是余端午,竹色将无胜洛阳:这里用“蒲香”和“竹色”来比喻端午节的气氛和美景。蒲香是端午节的象征,它代表着节日的喜悦和祥和;而竹色则是指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与洛阳的美景相比,这里的风景更加美丽。
僧眼细分红叶水,仙踪深掩白云乡:这里的“僧眼”和“仙踪”都是用来描绘一种神秘而美丽的画面。红叶在水中飘散,仿佛是被僧人的眼睛所捕捉;而白云深处,隐藏着仙人的踪迹。这些景象都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莫愁归骑天街暝,新月纷纷已过墙:这里的“莫愁归骑”是诗人对归家的行人表示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归来。而“新月纷纷已过墙”则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新月已经挂在天边,映照着大地,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端阳节出游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武氏园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如“蒲香”象征着端午的喜庆气氛,而“竹色”则是春天的象征,两者相得益彰,为读者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些神秘的元素,如“僧眼”和“仙踪”,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想象力。最后一句“莫愁归骑天街暝,新月纷纷已过墙”更是将夜晚的宁静和美好呈现得恰到好处,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和平和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