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翁非为远公留,为觅金篦净土游。
十万八千犹未是,可应西向忆同州。

诗句解读

  1. 同州王先生赐绂依昙阳庵修西方业以俟师真盻蚃少子某迎之不可于其归也代先生送之
  • “同州”是唐朝时的一个地区名,位于今天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
  • “王先生”可能是指一位名叫王的先生,可能是一个僧人或者修行者。
  • “赐绂”意为皇帝赐予官员的官帽,此处指的是得到某种荣誉或者职位。
  • “昙阳庵”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寺庙或修行地,“依”表示依附、居住。
  • “修西方业”通常指修行佛教,尤其是净土宗。
  • “俟”即等待的意思。
  • “师真盻蚃少子某”中,“师真”可能指的是某个人或者团体的尊称,“盻蚃”意为盼望。
  • “少子”指的是年轻一代,这里可能是指年轻人对佛法的信仰和修行。
  • “迎”表示迎接、欢迎。
  • “不可于其归也”意为在归途中不能接受。
  • “代先生送之”中的“代”可能表示代替、替代。
  1. 阿翁非为远公留,为觅金篦净土游。十万八千犹未是,可应西向忆同州。
  • “阿翁”可能是对王先生的敬称或者称呼。
  • “非为远公留”可能是指王先生不是为了其他原因而留下来,而是有特殊的目的。
  • “远公”可能是指慧远大师,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僧人和高僧。
  • “为觅金篦净土游”可能是指为了寻找清净的修行之地,这里的金篦可能是一种特殊的修行方法或者修行用品。
  • “十万八千犹未是”,意味着要达到某个境界或成就还需要很长时间,但已经取得一些进展。
  • “可应西向忆同州”可能是指在修行过程中,王先生可能会怀念家乡或者同州的地方。

译文
在同州的王先生得到了一种荣誉,他决定在昙阳庵修行,等待他的老师真盻蚃的年轻弟子来迎接他,但他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他并不是为了其他事情而留下,而是要寻找一种清净的修行方式。他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他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在他修行的过程中,他可能会怀念家乡或者同州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王先生对于修行的坚定决心,以及他在修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通过描述他的修行过程和对家乡的回忆,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于修行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于修行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