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隐终南夺,龙韬蓟北专。
建牙三辅色,吹角七陵烟。
星斗青萍外,关河紫气前。
双雕下鸣镝,万马听挥鞭。
辟易胭支岭,峥嵘苜蓿天。
高楼明月啸,横槊大风篇。
白发筹边早,黄金募士偏。
还应报烽火,不复近甘泉。
诗句释义:
- 过昌平拟上经略许中丞:经过昌平(今北京)准备向经略使(官名,相当于现代的省级行政首长)许中丞汇报工作。
- 豹隐终南夺:以豹子隐居在终南山比喻自己的隐居生活和才能不被世人所知或重视。
- 龙韬蓟北专:以龙韬兵书在蓟北(即北方)特别重要来比喻自己的军事才干被重用。
- 建牙三辅色:建立军队的旗帜,象征在三辅(指长安周边的地区,古时称“京畿”或“王畿”)展示军威。
- 吹角七陵烟:吹响号角,象征着在皇陵周围引发战云。
- 星斗青萍外:星斗如青萍浮游,形容战事发生在遥远而难以捉摸的地方。
- 关河紫气前:关河(指长城,也泛指边界)前面弥漫着紫色的气息,意味着战争即将到来。
- 双雕下鸣镝:双雕(古代的高级战马)在飞翔时发出箭矢的声音,暗喻战场上的紧张气氛。
- 万马听挥鞭:众多战马等待命令,准备听从指挥。
- 辟易胭支岭:避开危险的地方(胭支岭),形容地势险峻,行军艰难。
- 峥嵘苜蓿天:苜蓿草高耸入云,形容地势险要,不易攻取。
- 高楼明月啸:在高楼之上俯瞰,月亮下的风吹动树叶发出声响,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的景象。
- 横槊大风篇:持槊(长矛)在风中挥舞,如同在撰写气势磅礴的篇章。
- 白发筹边早:年事已高,但仍参与国家大事,为边防出谋献策,表现出一种老当益壮的精神。
- 黄金募士偏:通过重金招募勇士,体现了统治者对军队建设的重视。
- 还应报烽火:应该报告边境烽火,表明有战事发生。
- 不复近甘泉:不再靠近皇帝所居的皇宫甘泉宫,暗示战事的残酷性和对和平的向往。
译文:
我走过昌平,准备向经略使报告工作;
豹子隐居终南,龙韬书在蓟北独领风骚;
三辅大地是我的舞台,七陵上空是号角声声;
星辰在天空划过,关河前有紫气笼罩;
双雕在空中翱翔,万马齐听令挥鞭;
避开危险之地胭支岭,地势峥嵘难以攻克;
高楼之上看月色清冷,手持长槊随风飞扬;
白发苍苍仍为国家筹谋,黄金招募勇士独树一帜;
应报告边境烽火,不再接近甘泉宫;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边疆的艰苦生活和对战争的关注。诗中的“豹隐终南”、“龙韬蓟北”等句子,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其在政治生活中的雄心壮志。诗人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战场的氛围和战斗的紧张感传达给读者,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硝烟弥漫的土地。此外,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平的执着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情感的作品,既展示了边疆将士的英勇无畏,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