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睨萯阳,怒若彪虎哮。
尸者二十七,末乃卿茅焦。
砺齿肉六雄,分甘先尉缭。
如何云阳狱,王孙中郁陶。
千古感说难,逆鳞不可调。
所以商山客,翛焉托渔樵。
诗句释义与解析:
- 秦王睨萯阳,怒若彪虎哮。
- “秦王”指秦始皇。“睨萯阳”可能指的是秦始皇对某个人或事的轻视或愤怒。“怒若彪虎哮”形容秦始皇的怒气如同凶猛的野兽咆哮。
- 尸者二十七,末乃卿茅焦。
- “尸者”可能指的是秦始皇身边的侍从、侍卫等。“二十七”是概数。“卿茅焦”中的“茅焦”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正直和忠诚著称。这里用“卿茅焦”比喻那些在秦始皇统治下坚守原则、不为权势所动的人。
- 砺齿肉六雄,分甘先尉缭。
- “砺齿肉六雄”中的“六雄”可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六个强国。“分甘先尉缭”中的“尉缭”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著名策士。这里用“尉缭”比喻那些为权力斗争而不惜牺牲他人利益的人。
- 如何云阳狱,王孙中郁陶。
- “云阳狱”可能指的是秦始皇的监狱,因为古代皇帝的刑罚往往发生在云阳这个地方。《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元年七月,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市,同时有蒙毅、赵高等人一同被杀,史称“二世矫杀大臣于上林苑”。这里“王孙中郁陶”中的“王孙”可能指的是贵族或皇族成员,“郁陶”表示忧愁、痛苦。
- 千古感说难,逆鳞不可调。
- “千古感说难”中的“千古”表示长久的时间,“感”表示感慨、感叹。“说难”可能指的是历史中许多政治斗争、改革失败的故事。“逆鳞不可调”中的“逆鳞”是比喻危险的地方或事物的关键部分,不能轻易触碰。
- 所以商山客,翛焉托渔樵。
- “商山客”可能指的是隐士或者隐居山林的贤人。《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吕后欲立太子刘盈,问留侯张良,张良回答:“陛下百岁之后,太子即万岁,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吕后认为不妥,于是让萧何追查此事,最终确定刘盈即为太子。因此“商山客”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因不满现实而选择隐居生活的人物。“翛焉托渔樵”中的“翛(xiāo)”是自由自在的意思,“渔樵”是指打鱼砍柴等简单的劳作活动,这里用来形容这些人过着简朴的生活,不受外界干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秦始皇对不同人的愤怒态度,以及一些隐逸人士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政治斗争的深刻认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对这些历史片段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诗歌也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由和平和生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