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有先人庐,不能饬衡荆。
樵苏来共之,鸟雀自从横。
吾儿慕老圃,聊为一经营。
梅桃凡几树,修竹百余茎。
取胜唯一池,弱不任扬舲。
茅屋八九间,文之轩若亭。
小丘仅逾刃,强亦以山名。
又复名其圃,曰约差胜盈。
君看芥子中,须弥了不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及分析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考生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结合全诗的语境和诗句的意思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再进行概括。

首先看第一联,“余有先人庐,不能饬衡荆”。我有个先人的住宅,可惜不能整治得井然有序。这里的“先人”指祖先,“衡荆”即衡门,泛指简陋的房子、简陋的居处。“不能饬衡荆”意思是说没有条件去修缮它。“不能”表示遗憾。“饬”同“治”,整治,治理。“衡荆”是简陋房子、简陋居处的意思。

接着看第二联,“樵苏来共之,鸟雀自从横。”“樵苏”是打柴采草之类的生活用品;“从横”是指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樵苏”和“鸟雀”都指代自然景物,这里用“来共之”“自横”来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这两句写出了作者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情。

再看第三联,“吾儿慕老圃,聊为一经营。”“吾儿”是指作者的孙子;“老圃”指的是懂得园艺的人。“一经营”即筹划一番。这两句写出了作者与子孙共同经营家园的情景。

第四联,“梅桃凡几树?修竹百余茎。”梅花桃花有多少棵?修长的竹子有一百多根。“梅桃”指梅花桃花,这里用来代表花草树木。“凡几”即有多少。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植物的热爱以及他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第五联,“取胜唯一池,弱不任扬舲。”“取胜”指占据有利地势,这里指园林中唯一的小水塘;“扬舲”即扬帆。这两句描写园中的景致。

第六联,“茅屋八九间,文之轩若亭。”“文之轩若亭”是写房屋建筑的精美。“茅屋”即茅草屋,这里指自己住过的简陋住所。“八九间”即八到九间,形容房屋数量之多。“轩若亭”都是指建筑。“文之”即文饰修饰,“若亭”是形容建筑物的亭子。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当年住过的简陋住所。

第七联,“小丘仅逾刃,强亦以山名。”小山丘只有一块大石头,我也给它起名叫山。“逾”是越过,“刃”是刀口。“强”是形容词,此处作名词使用。“以山名”是把小山丘称作山。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家乡景色的喜爱之情。

第八联,“又复名其圃,曰约差胜盈。”我又给它取名叫花园,因为这里比别的地方要好一点。“又复”即再一次,再次。“其”指它的,这里的“它”指的是前面提到的小丘,也就是山。“约差”即大约相差。“盈”是充满、多的意思。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家乡景色的赞美之情。

第九联,“君看芥子中,须弥了不赢。”你看这个芥子里包含的空间,连须弥山那么大的地方都装得下。“君看”指你看一看。“芥子”是一种微小的种子,这里比喻极小的事物。“须弥”是梵语音译,指须弥山,是印度神话中的一座大山,高三千二百六十四万里。“了不赢”即一点也不能赢,即微不足道的意思。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家乡景色的赞叹之情。

【答案】

题约圃

余有先人庐,不能饬衡荆。

樵苏来共之,鸟雀自从横。

吾儿慕老圃,聊为一经营。

梅桃凡几树,修竹百余茎。

取胜唯一池,弱不任扬簖。

茅屋八九间,文之轩若亭。

小丘仅逾刃,强亦以山名。

又复名其圃,曰约差胜盈。

须弥了不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